青蓝网>教学资料>教学反思>初中地理教学反思

初中地理教学反思

时间:2022-09-09 10:19:50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初中地理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借助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怎样写教学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中地理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地理教学反思

初中地理教学反思1

  时光荏苒,转眼又一届学生结业了。在这个学期的地理教学中,虽有成绩的取得,但也深感许多教学环节没能做完美,值得反思的地方很多。以下是我教学工作中的部分不足之处和今后的对策,希望它能时刻提醒自己,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在走同样的弯路,调整和改正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一)、对培养学生创新知识和创新思维的反思

  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营造和谐、以学定教、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发展学生的求异生自主创新学习的信心,教师要明确学生是不习主体,教与学的关系应该是平等,协商式的,知道学生知识的生长点,知道学生会朝什么方向发展,在课堂上,一切顷其自然,教师顺势而教,学生顺心而学,教师和学生全身心地沉浸在教与学的块乐之中,如根据教材的内容适当的开展一些游戏和课外探索性的兴趣小组活动,让学生如何发现问题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就教材内容而言,可以以下问题作为切入点,有什么特征?有什么规律?是什么原因,有什么样的联系等等,让学生在愉快中接受知识,鼓励学生敢于创新,敢于实践,牢固

  树立学生全面发展思想,从而形成一种不唯书,不唯师,敢于质疑敢于于创新的学习风气。

  (二)、对运用主体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反思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放在首位,要求教师在吃透教材和大纲的基础上敢于对现有教材同现实生活问题联系起来,把生活中的热点、焦点问题渗透到教学内容之中,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实践问题。运用主体教学,给学生一定时间,去探求寻找答案,在寻找中,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穿插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事,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三)、对设计教学目标的反思

  新的教学理念要求赋予学生更多自主活动、实践活动、亲身体验的机会。课本内容逐渐的浓缩为主要的知识点,阅读、思考和活动环节的实践让学生更好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这方面的处理上,为了完成任务,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没有很好的处理课本内容与活动环节的关系,生搬硬套的痕迹明显,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而成为课堂累赘。

  对策:重视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处理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达到最优化。应努力提高活动的“质”的水平。对探究问题或任务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经验水平;情景的创设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并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活动过程中要多加鼓励,创造“思维性讨论”的气氛,激发全员的参与欲望,并注重适时评价。例如:在教学素材的选取上,要充分围绕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学生终生有用的地理;教学方法上要突出个性化的教学,满足学生的参与欲、表现欲、竞争感和成就感,通过对地理课堂教学的优化,培养学生对

  地理的兴趣,克服由非智力因素而造成的学习困难。

  (四)、对教学反馈的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注重学生的层次性,以同样的标准要求每一个学生,这样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进步。同时,很多学生在课后仍然对一些基础知识不明确。对策:引导学生以书本知识为基础,认真构建知识框架,学会举一反三,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对地图的分析上,学会读图名、图例,了解题目要求。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做到课后及时辅导和解析,让他们更直接、更具体的接受知识。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知识跨度很大的学科,又十分注重实际应用。要让学生真正地学好它,一方面需要不断向学生强调地理学科重要性的教育,引导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寓教于乐;另一方面需要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创造良好的地理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初中地理教学反思2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贻”。这句话用在我们的日常教学工作中其实也有深刻的借鉴意义。常常在一堂课之后,我们总能找出这堂课的不足,问题可能是课堂纪律、教学设计、师生活动等等。曾听人说过:“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遗憾之处就在于总是要上完课后才能发现问题,虽然没有完美的课堂,但我们可以通过不断的反思追求更好的课堂。一学年又过去了,回顾这一学年,我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能积极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问题情境,教学内容的组织以学生的活动为要形式,启发学生在观察、分析、思考、讨论中灵活运用地理知识。但是如何进一步发挥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改进课堂教学,是摆在我面前现实而又急需解决的问题。面对这些情况,自己有了一些体会和思考:

  一、发挥学科优势,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学习,才能学得好,学习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条件。从地理知识来看,趣味性是其一大特点。它为学生获得直接兴趣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教学中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文字美、动画美、语言美,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唤起学生学习欲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可让课堂动起来,活起来,以兴趣带动学生的学习。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发挥地理知识趣味性的学科优势,充分利用现有的趣味知识加以渲染,努力寻求趣味知识的切入点进行有目的的导入,使之融入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大陆漂移假说时,先让学生讲一个小故事,不但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课堂上,而且对本课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产生了主动学习的心理,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在讲季风气候的形成时,我先让学生回子顾一下自己身边的风向变化的规律,再进行教学,不仅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且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探究地理问题。

  二、充分挖掘教材,培养学生的主体作用

  地理教材中有许多地理图像,包括分布图、统计图、示意图、景观图,以及一些带有启发性、思考性的漫画,而地理图像是地理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生动、形象、直观的特点,它对于学生了解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学中,我注意发挥图像作用,运用图像引导学生“动起来”,使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在学习世界地震和火山的分布特点时,首先引导学生阅读《六大板块示意图》,注意六大板块的范围及其边界,然后阅读《世界地震带和火山

  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地震带和火山的位置,再与前图对照,学生相互讨论得出结论:火山和地震多集中在两个板块的交界处。再如,在“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的教学时,首先出示“中国的地理位置图”然后提出问题:“从东西半球或南北半球看,我国分别位于哪个半球,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看,中国的疆域对我国发展的作用?”并要求学生在图中找出答案,然后让学生再看教材,看一看自己的分析与教材是否一致。在教学俄罗斯时,请同学看一看俄罗斯地跨哪两个大洲、以什么地形为主、有什么特点,纬度位置怎样,什么是影响俄罗斯农业的主要原因......,使学生通过看图感受到俄罗斯人口少却要进口粮食的原因。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地理图像来设计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口、手、脑等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同时,又培养了学生读图、分析图的能力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充分利用课本中设计的“活动”,涉及读图或绘图技能的训练、材料收集和处理,需要动手做试验、开展社会调查,进行合作讨论等各个方面,从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能力。例如在《多变的天气》教学时,我利用“活动”中提供的天气图,让学生像气象预报员一样播报城市天气,这样不仅使学生巩固了本课所学的天气符号,还锻炼了学生读图、语言表达能力和应用能力。作为一名教师应与时俱进,放弃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创造条件。以“34个省级行政区”教学为例,该教材如果采用传统教学法中的讲述法组织教学则效果不佳,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尝试以“快乐教学”中的巧用游戏法,采用多媒体技术制成“ 中国政区拼图”,引导学生开展拼图竞赛活动,寓教于乐,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活化了课堂教学。

  三、加强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学习

  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要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自我发展,使他们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成为学习的主人。要教会学生学习地理的方法,我充分利用地理教学的特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学会思考地理环境问题 ,学会解决问题,学会创新和自我发展。针对地理学的特点,在地理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有:

  (1)歌诀法:如记我国的主要山脉分布可用此方法:东西走向有三横,北天阴,中昆秦。湘桂粤赣夹南岭。东北一西南有三撇,兴安太行巫雪峰,长白武夷中间横,台湾山脉东分布。喜马拉雅弧形山,珠峰傲立中尼境,八八四四第一峰。地理歌诀简洁而明了,方便记忆,在地理学习中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图像法:地图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但平时许多学生对地图心存畏惧,地图应用能力较薄弱,指导学生多看图、识图、绘图、用图,并尽可能使地理知识图像化,做到以文析图、图文结合,尤其像地球的公转,中国的行政区划等知识难点。

  (3)观察法: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地理事物,联系课本上所讲授的地理知识,分析地理现象的成因和规律等,要使学生掌握正确学习的方法,就要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不断向学生“授之以渔”,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使学生好学地理。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并努力创造“民主、和谐、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这是学生发挥学习主体性的重要保障。只有在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中,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被激发,思维的火花被点燃。为此,我在向学生传授地理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有意识地对学生施以情感教育,给予必要的关心、激励、尊重和理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信心和热情,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

  四、不足之处

  (1)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建有效的学习氛围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赞可夫经过多年的研究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就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很重要的一点是看师生之间的关系如何?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之中及课堂之外师生关系的好坏。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我们所面对的学生地理知识和技能参差不齐,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思想,不要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尤其对差生,教师的态度要慎重,委婉,更不能放弃对他们的努力。教师要努力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加以鼓励,帮助他们树立信心给他们介绍一些方法,和他们建立一种融洽的关系,师生的融洽关系使学生感觉到课堂气氛轻松,表现出愿意配合老师的教学,使教与学的活动得到良好开展。师生间的融洽关系意味着师生生命的相遇与共融,把这种和谐的融洽带进课堂,让学生感觉到课堂就像温暖的家,轻松自如,自由发挥,从而去创造高效的学习氛围。

  (2)处理好“学会”与“会学”的关系

  课堂教学的每个行为都应以学生学会什么为目标,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感知、理解、运用、深化,指导学生围绕学习重点,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相互交换信息,让学生在活动中自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学策略的指导下,教师安排一系列教学事项,提供学习目标,引起注意和兴趣,呈现各种刺激、各种音频、视频,激励回忆,讨论总结、练习作业、反馈信息、迁移应用、实验操作等,学生应积极主动地参与,配合协调,在长期的自我实践和锻炼中,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应用,如此长期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会逐步提高,会逐步掌握独立获取知识的方法,最终由“学会”变成“会学”。

  总之,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对老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探索,运用符合学生自身发展特点的教育教学方法,才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才能适应当今教育的要求。

初中地理教学反思3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初中地理教学的时候,要求教师讲生活化教学手段运用进去,合理的运用生活中存在的地理知识,将其和地理教学大纲结合在一起,转变教学观念,在做好地理教学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地理知识的同时,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

  一、初中地理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

  (一)能够让学生认识到地理的实用性

  地理知识的内容比较丰富,和人们的生活有着直接的关系,比如大气污染、天气预报、农业生产等[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资源问题和粮食问题越来越严重,这些情况的出现和地理知识联系紧密。所以,教师进行地理教学的时候,教师必须重视地理知识和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这样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地理知识和自己生活的关系,能够激发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

  (二)能够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若是教师在进行地理教学的时候,能够很好的将地理知识和生活结合在一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将理论和实际结合在一起,并在生活和学习的时候,自觉的和周围事物联系,切实提高理论实际联系的能力。

  二、初中地理做好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一)进行生活化情景的创设

  进行初中地理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并掌握基础的地理知识,并利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所以,教师进行地理教学的时候必须创设生活化气息浓郁的情景。教师需要根据地理知识教学需要找到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并将知识和教学结合在一起,只有这样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才会真正的提高,也能够更好的理解新的地理知识。比如教师在讲到天气的时候,若是一味的要求学生背诵,那么会给学生的个人学习更好的进行造成影响,学生很容易遗忘知识[2]。若是教师创设生活化情景,比如在某个节气的时候,讲这节课,并分析所在地区的温度变化、天气以及风向,并将其中存在的.关系解析给学生听,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生活和地理的关系,这对地理知识渗透和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二)重视乡土资源的挖掘

  初中地理中很多知识都是学生身边的,教师可以利用这些知识和现象来进行教学,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这便要求教师提高身边乡土资源挖掘的能力,给地理教学提供更多的资源,激发学生对身边事物的研究兴趣,这样学生的探究精神也会有明显的增强。比如在讲到水资源的时候,教师讲解的时候,不但需要将课本上的理论和数据运用起来,还应该根据课本让学生进行分析研究,从现实出发,找到和课本契合的内容。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考察当地的水资源情况,了解当地的水资源储量、水污染以及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等等,将乡土资源展示给学生。学生若是能够参与到调查中去,会对这些数据的认识更加的明确,学生也会逐步的养成节约资源的习惯,并且还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环境,提高环保意识。此外,挖掘乡土资源不但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洞察能力,还能够提高学生知识接受的能力[3]。

  (三)重视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在进行初中地理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运用学到的地理知识,进一步的将教学和实践结合在一起,这样不但能够实现地理教学的目标,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以及问题解决方面的能力。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收集生活中的一些地理小故事,并安排学生记录分析相关的故事。

  (四)重视多媒体等形式的运用

  我们生活中方方面面都有地理知识的存在,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运用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难题,教师可以将多媒体等手段运用进去,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地理信息。此外,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帮助学生了解地理中存在的人文焦点,若是发现问题,可以直接向老师提问。

  (五)地理教学必须给学生生活服务

  进行地理教学的目的便是帮助学生更好的生活,所以,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合理的利用地理知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遇到的地理现象,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4]。比如在讲到地球运动的时候,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观察一天中太阳的实际变化轨迹,并持续一周的时间,然后问学生每天时间相同的时候,太阳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通过观察,学生很容易发现太阳东升西落,太阳本身是在自转的。但是教师也需要及时的告诉学生,地球不但自转还围绕太阳公转,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是围绕太阳不断转动的。这样能够很好的将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学生会更愿意进行探究。

  结语:

  在进行初中地理教学的时候,教师必须重视生活化策略的运用,这样不但能够将地理知识和学生生活结合在一起,还能够将学生的地理学习积极性激发出来,从而不断的提高教师的地理教学水平,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地理知识。

初中地理教学反思4

  新世纪之初,我国建国以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正以令世人瞩目的迅猛之势在全国顺利推进。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在实施过程中的标志性体现。强调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理解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潜力、获取新知识的潜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潜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潜力。本人从事地理教育教学近20年,经历了几次的课改,这次的课改,让我感受很多,下方仅从地理教学方式上进行反思。

  一、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和情感体验

  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孔子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地理教学过程就应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用心的情感体验。

  此刻的初中生思维活跃,由于认识水平的局限性及观念意识,普遍对地理科不重视,在课堂上的情绪不是冷漠呆滞就是惟恐天下不乱。如果教师在教学观念上不更新,上课时只是做学科体系的传声筒,势必造成学生更加冷漠更加的不兴趣。因此,我们教师务必用“心”去施教,热切地关注学生。建立一种以师生个性全面交往为基础的新型师生情感关系。

  首先,我们教师的课前准备除了写教案,更需要走进学生中间,了解他们对即将讲解资料的兴趣、知识储备和他们所关心的话题,了解学生的需要,指导学生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忙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并能针对不一样的学习资料,选取不一样的学习方式。

  其次,教师在课堂上的主角:一是用心的旁观者,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状况,思考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二是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尊重学生,赞赏学生,启迪思维,激励斗志,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三是培养学生的自律潜力,让学生学习在“热闹”中“有序”的进行。以“34个省级行政区”(《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教学为例,该片段如果采用传统教学法中的讲述法组织教学则效果不佳。从教学方法创新角度出发,教师尝试以“快乐教学”中的巧用游戏法,采用多媒体技术制成“中国政区拼图”,引导学生开展拼图竞赛活动,寓教于乐,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活化了课堂教学。具体操作如下:

  [教师启发]简要地介绍拼图游戏的操作方法及竞赛规则。

  [学生活动]学生出于好奇,跃跃欲试地进入竞赛活动状态中:

  第一轮:能够看课本(《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七页“1。7中国政区图”),并按地理方位的排列(一、位于东北的3个省;二、位于北部边疆的1个自治区;三、位于黄河中下游的6个省、直辖市;四、位于长江中下游的7个省、直辖市;五、位于南部沿海的7个省、自治区、个性行政区;六、位于西南的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七、位于西北的5个省、自治区。)在电脑上完成拼图。

  第二轮:不能够看课本(同上),并按地理方位的排列(同上)在电脑上完成拼图。

  第三轮:正式开始竞赛,不能够看课本(同上),并按地理方位的排列(同上)在电脑上完成拼图。

  [教师点评]对学生所取得的成绩及时给予肯定。成绩居前六名者,能够获得奖品(注:“中国政区拼图”竞赛游戏,在学生完成拼图时电脑能够自动记时)。

  这样的教学方式使“死”图变“活”,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从游戏中体验了简单愉快的学习过程,实现了“快乐教学”。在这一过程中他们的创新精神得到了体现、创造潜力得到了提高。不难看出,一堂课的质量与教学法创新性呈正相关。

  再次,善于处理偶发事件,一要做到冷静沉着,不急不燥,善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先把偶发事件的影响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和最短的时光内。二要充分认识和挖掘偶发事件所包含用心因素,善于引导,即使进行批评也不能埋没了闪光点。总之,教师用自我热切的情感去影响着学生,关注学生,使学生在地理课堂上其乐融融,兴高采烈,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对地理学科学习的态度是越来越用心,信心是越来越强。

  二、注重双方交流沟通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资料,求得新的发现,从而到达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本人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改变传统好处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构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不再仅仅去教,而且也透过对话被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同时在教。师生共同对整个成长负责。对教学而言,交流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意味着合作性好处建构,它不仅仅是一种认识活动过程,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对学生而言,交流意味着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流意味着上课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齐分享理解,促进学习;上课不仅仅是单向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三、重视课本地图的使用

  地理新课程用图文并茂的资料、形象直观的图表、生动搞笑的阅读材料、贴近学生生活的课堂活动,创设了充满时代气息的地理教学情境,用生活中具体搞笑的地图、图片、图表,给学生展示了生动活泼的思维过程。应对这样的教材,你该如何使用?又该怎样上课?怎样发挥教师的作用?怎样挖掘学生潜能?……需要地理教师冷静、用心地不断反思,才能适应新课程下的地理教学。

  地图是地理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可将知识化繁为简,不仅仅能帮忙学生构成空间观念,理解巩固学过的地理知识,获取新的地理知识,而且有利于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潜力。地理新课程中附有超多的插图,如八年级上册就有120幅左右,而且种类很多,有示意图、素描图、景观图、统计图、曲线图、柱状图、饼状图等,并且均是彩色图。应对这些种类繁多的地图,作为教者,你想过没有在地理教学中应怎样充分发挥这些地图的作用?又如何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读图、析图、描图、绘图?怎样将地图变成学生学习地理不可缺少的工具?怎样培养学生查阅地图、获取地理信息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潜力?这些都是我们地理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仅仅要关注那些理性的共同的知识,关注学生对知识目标的认知和追求,更要关注学生个性的差异,关注学生潜力的发展和人生价值的确定,关注学生个性的张扬,注重学生对学习方法的主动探究,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针对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作为一名地理教师,想一想自我是否正在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理论水平,是否已在研究学生心理动态的发展,是否想探究构建适应新课程的地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等。

初中地理教学反思5

  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本人觉得有几个亮点:

  1、导入有特色。

  用多媒体播放歌曲《歌唱祖国》,同时展示我国各大地形区和河流图片来创设情境,激昂的旋律,壮丽的景色,会平息学生一切杂念,会让学生激动,也会让学生对我国地势地形增加了解,心中已丛生万般自豪!

  2、注重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自己观察、探索、发现规律。

  地势特点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之一。学生可以直观地从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得出“西高东低”的特点,但不容易形成“阶梯状”分布的认识。因此让学生观察分析“中国地形图”,和沿32°N线中国地势剖面图,并请两名同学到前面在黑板上画示意图,通过我一步一步教学引导,特别是学生探究性活动----绘图,直观地把这一特点展示在纸上(或黑板上),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比学生就直接地从书本得到结论,效果要好得多。从中也培养了学生读图和分析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等各类地图的能力。

  不足之处:

  1、教师本身语言表达的规范性和准确性有待提高。

  2、课堂设计还有待完善。如:分析地势对交通的影响时,如能播放船舶如何经过阶梯交界处的视频资料,效果会更好,直观、有助于学生理解。

初中地理教学反思6

  一、八年级地理学科教学目的要求

  学习地理主要是掌握学科知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懂得自学地理的方法,教会学生阅读地图,并熟悉它们,为学生今后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打下基础。

  初中地理第四册主要从中国区域地理的角度,用事实材料,使学生认识不同地区的居民,如何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发展生产和促进社会进步,以及不同的地区所出现的程度不同的环境、资源、人口等问题。同时还要复习前三册书本以迎接小中考。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任教八年级两个教学班共有学生约80人,由于学生来源层次不同,知识面有的窄有的宽,对外界了解多少不一,给学生学习地理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从上学期统测来看,教学成绩仍不够理想,还需多多努力。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针对学生实际,我在教学中认真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紧学习大纲,贯彻大纲,进一步转变观念,实施素质教育,开展对教材的研究,解决问题,深化教学改革。

  2、加紧对教师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做到认真备课,因材施教,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传授知识和技能。

  3、加快教学方法研究,在教学中认真吸收别人先进的教学方法,大胆尝试,加以变通,并从理论的角度,加以深华。

  4、加快教学手段革新,教学中继承和发展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合理部分,利用学校语音室教学手段于教学。

  四、取得的成绩

  一方面针对近年来地理统考试题的研究、分析,及时组织复习,先后模拟测试3次,估计平均分在26分左右。一部分学生最后中考取得了好成绩。另一方面我校领导和各位老师给予了极大帮助,特别是两位班主任耐心做学生思想工作,才使学生成绩得以提高。

  五、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本学期由于时间短,与以往相比学生又不上晚自习,再学习一册新书,致使复习时间非常短,专题训练题学生训练少些。另一方面部分学生对小中考还不够重视,认为分值低无所谓,所以学习态度不认真,导致两极分化严重,同时给教学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六、今后的努力目标

  今后的教学工作,应以素质教育为突破点,培养学生技能。力争在学年小中考中平均分30分以上,力争第一名,及格率100%以上,杜绝不及格。

初中地理教学反思7

  初中地理教学反思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是师生互动、师生交往、师生合作的过程。课堂上教师应成为学生们学习的助手,学生应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我的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能积极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问题情境,教学内容的组织以学生的活动为主要形式,启发学生在观察、分析、思考、讨论中灵活运用地理知识。但经过我的教学实践证明:要想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学习,才能学得好。由此可见,学习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条件,它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密不可分。从地理知识来看,趣味性是其一大特点,它为学生获得直接兴趣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教学中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图片美、文字美、动画美、语言美,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唤起学生学习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可让课堂动起来,活起来,以兴趣带动学生的学习。

  二、培养学生的主体作用地理教材中有许多地理图像,包括分布图、统计图、示意图、景观图,以及一些带有启发性、思考性的漫画,而地理图像是地理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生动、形象、直观的特点,它对于学生了解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学中,我注意发挥图像作用,运用图像引导学生“动起来”,使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在学习世界地震和火山的分布特点时,首先引导学生阅读《六大板块示意图》,注意六大板块的范围及其边界,然后阅读《世界地震带和火山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地震带和火山的位置,再与前图对照,学生相互讨论得出结论:火山和地震多集中在两个板块的交界处。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地理图像来设计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口、手、脑等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同时,又培养了学生读图、分析图的能力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要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自我发展,使他们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成为学习的主人。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要教会学生学习地理的方法,我充分利用地理教学的特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学会思考地理环境问题 ,学会解决问题,学会创新和自我发展。针对地理学的特点,在地理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有:(1)歌诀法:如记我国的行政区划和简称,利用歌诀记忆,学生学起来就很容易了。 (2)图像法:地图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但平时许多学生对地图心存畏惧,地图应用能力较薄弱,指导学生多看图、识图、绘图、用图,并尽可能使地理知识图像化,做到以文析图、图文结合,尤其像地球的公转,中国的行政区划等知识难点。(3)观察法: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地理事物,联系课本上所讲授的地理知识,分析地理现象的成因和规律等,要使学生掌握正确学习的方法,就要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不断向学生“授之以渔”,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使学生好学地理。学生只有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就能充分地发展自我,不断的成长。以上是我的一些认识,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对老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探索,运用符合学生自身发展特点的教育教学方法,才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才能适应当今教育的要求。

初中地理教学反思8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我本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原则,教是为了不教,教会科学知识不如培养科学素养,素养的形成我从培养兴趣开始。

  同学们带着高昂的兴趣迎接了期中考试。学习地理知识的目的在于应用,而且也只有通过应用地理知识,才能体会到地理知识的正确性与重要性。因为,这些知识对学生来说,大多是未经实践验证的知识。在应用地理知识的过程中,还能加深理解,并巩固、扩展知识,形成多种技能。也只有在应用地理知识中,才能真实地验证学生是否已真正掌握了知识。考试后我进行了试卷分析,然后后将试卷发到学生手中,我向同学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同学们这次考试你们有什么遗憾吗?情况种种,其中一道题有45%的同学同时举手,遗憾都出在同一个问题上:综合题。

  地理学科由于它一定的难记性,为聪明学生所不以为然;又由于它的综合性,为中下学生所畏难。这道题问题集中出现在平时各方面属于中等层次的同学身上,他们表格内的内容填充的完全正确,而由于缺乏一定的心理素质,没有把问题理解完整,把本来会的知识而给忽略了,没有填图。这部分同学再次重申:“不是不会,是遗漏”。白失掉了应得的分数,他们感到非常的遗憾和内疚。也是由于我对于学生审题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所造成的。反思后我有所得:

  审题失误在地理解题中是比较常见的。有的学生虽然具备答好题目的知识基础,但由于不会审题,结果仍然答错,或不切题、不规范乃至漏题。审题不清主要表现在问域不明和已知条件不明确两个方面。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学生应用地理知识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完成各种类型的练习,如回答问题、画地形图、分析图表、“预报”天气过程等等,这类练习必须紧密结合教学任务进行;另一种是解决实际问题,如在野外考察中对某一问题的探索,解决小范围环境问题等。虽然应用地理知识的方式可以不同,但是在应用地理知识时,学生的心理过程是相同的。

  经过期中考试我们各自有所思,有所获,我们师生达成共识,期末考试见。我们看中的不是分数:让我们的知识和能力再一次接受考验首先要认识学地理的重要性,才能自觉地对待学习。我们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不具备中国地理知识是不行的。试想一个地方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一点不懂,何以动手去搞建设?要知天下大事,不知世界地理,同样不行。

  要学好地理,最重要的是读图和学习绘图,用图来帮助自己理解和记忆,做到“心中有图”。

  其次,要用联系的观点学习,例如,气候和农业有密切的关系,矿产和工业有密切的关系,人口的分布和自然环境有关系。各种自然条件彼此又有关系,如:气候和水文,水文和植被等等,不能孤立地学习,不能死记硬背。,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目,它涉及政治、语文、历史、数学、理化、生物等等学科。例如时区的运算、土壤的改造、气候和天气都和其他学科知识有联系,在初中阶段,一定要把各科知识基础打牢,才能更快的进步。

  学地理最重要的是细心。就拿一张地图来说,上面的每一点信息都有可能成为考试内容,稍不留神错过一点的话很可能那张图就白读了。山川、河流、城市,把它们的地理位置记清楚。要争取第一遍时就记熟。因为记地图有一个特征,一旦记住了就不会轻易忘记。

初中地理教学反思9

  临近中考,很多同学思想出现一些问题,有的同学感觉自己已经胜券在握,放松了对自己的高标准要求,影响了自己的成绩进一步提高;相反有些同学感觉中考无望,已经有想放弃的意思,破罐破摔。这两种思想都会影响中考的正常发挥,所以在最后的几周时间里,要做好这些同学的思想工作。

  要给前一种同学泼点冷水,让他们明白骄兵必败的道理。中考是证明他们自身价值的机会,只有扎扎实实地专注于复习,在最后的关头再努一把力,才能保证他们中考中将自身价值体现到最大。而后一种同学也要做思想工作,其实有些同学并不是所有的科目都很差,只是个别科目相对相差,甚至有些同学还有一两科优势科目,所以要以此为契机,加强他们的自信心培养,每个人掌握知识的程度不一样,只要能够踏实复习,中考就不要计较什么结果。

  在设计练习题上,不要漫无目的的做一些高难度练习,那样只会让更多的同学失去信心,得不偿失,而应该再次回顾三年来所学的基础知识,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多设计一些小活动,唤醒同学们对于基础知识的记忆,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初中地理教学反思10

  老师们,近几年我连续承担了初四毕业班的地理教学工作。经验谈不上,有一些做法和遗憾说出来供大家指正。

  一、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每个人都有优缺点,教师也不例外。而且我的体会是教师的优缺点表现的比其它行业更加明显。有的老师讲课的优点是重难点把握的准,处理的好;有的老师复习思路清晰。我经常听老师拉的课,特别是在第一轮复习时,基本上每周必听。其它老师也经常听我的课。除听课活动外,我们平时也经常就教学问题进行交流,共同商讨授课计划、重点难点、教学方法、解题思路。大家相互取长补短,增益己所不能。

  二、抓好课堂教学,提高效率

  由于初四时间很紧,我没有占过一节自习课,也没有布置过过多的作业。我的想法是在课堂上下功夫,提高课堂效率。首轮复习,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完整系统的讲解知识体系,这会占用绝大多数的课堂时间,学生的唯一工作就是听讲。我的做法是,精心设计学案,上课时师生共同组建知识网络。采用提问等方式让学生自己把知识体系丰满。加强了随堂练习的份量,讲练结合。这种教学方式,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整个教学环节学生全程参与。我个人认为这种方式比教师讲满整节课,学生被动接受要好。对于习题,我们总是精心选择,不让学生做无用功。因为我认为,题目永远没有做完的时候,做完了这一本还有另一本,更没有讲完的时候。关键是挑出来讲的题目有代表性,能带出重要的知识点,并且能对学生答题有指导性就可以了。所以在复习时,我并不面面俱到,精选例题,精讲多练。每节课讲完重点例题后一般都能留出一些时间让学生自己回味、提问和练习。

  三、强化读图技能,形成空间概念

  地图是初中地理的灵魂。地图训练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学生应具备一定的读图能力,能从地图上获取充分的信息;第二方面是学生应对一些重要区域形成清晰的空间概念。针对这两个方面,我将地图训练贯穿于整个初四教学的始终。在第一轮复习时,做到每节课都要有图,以板图为主。课堂上要求个别学生上讲台上来填注板图,全体学生在下面画出简图并填注。在复习世界地理时,我专门印制了一些空白地图,每复习完一节课,都要求学生将本课知识点落实在地图上,并作为作业交上来,检查后改错。

初中地理教学反思11

  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通过使用新教材本人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

  一、转变自己的角色新课程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师的角色要转变,教师再也不能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为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很注意创设民主、平等、自由、和谐的教学气氛,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来积极思维与想象。

  二、学会欣赏学生、赏识学生"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在尊重学生的同时,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

  1、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专长;

  2、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

  3、尤其要注意赞赏那些智力一般,成绩一般,性格内向,胆怯的学生。这样做,会有不少惊喜的发现。我们老师不要吝啬你的表场,学生的心灵是纯洁透明的,天真烂漫的,十分在乎老师那本来就不多的表扬,而伤心于老师的批评与指责。我们要学会欣赏学生、赏识学生、努力作学生智能的催化剂。

  三、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教师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能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知识,体验到自主学习的乐趣,有一定成就感,激发学习的兴趣。

  在近一个月的教学中,我千方百计做到四个基本点:设情景激发点,让学生都想学。设思维展开点,让学生都会学。设认知停*点,让学生都学会。设心理交流点,让学生都乐会。其实,每当茶余饭后之时我还在反思:一些学生在上堂课的表现,思绪是否还游离在课堂之外?为什么个别学生上课时表情冷漠,眼神空洞,甚至上课经常不带书……或许是因为没有及时赏识他的各种变化?还是因为没有满足他的基本需求?差生转化还有哪些好对策?我还在进一步不断反思。

初中地理教学反思12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主要包括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水资源存在问题、解决水资源问题的途径及水能的开发等几部分内容。水资源作为“中国的自然资源”一章内容之一第一个讲述,体现了它的重要性,其内容与前面的气候、河流知识联系紧密,同时这部分内容与生活也密切相关,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养成良好的节水习惯。

  学情分析

  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受过节约水资源的教育,但是否已经内化为行为?根据日常我对学生的观察,发现还很不够,所以课堂中一定要从心灵打动学生,促使今后养成关心和爱护资源的行为习惯;南水北调的东线工程经过学生的家乡山东济宁,多数学生都知道,能够感受身边的地理事物,学习有用的地理知识,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初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好奇、好表现、求知欲强,已经初步具备了读图、用图、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学中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教学手段给学生提供大量的信息,另一方面要努力构建学生合作、交流、展示的平台,在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获取成功的幸福体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我国淡水资源的数量及存在形式。

  过程与方法

  2.通过资料分析和地理计算,认识到我国淡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淡水资源危机的有效途径和措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

  3.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对淡水资源的危机感,唤起学生以实际行动保护和节约水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解决水资源不足的途径和措施。

  难点:帮助学生树立节约淡水资源的意识。

初中地理教学反思13

  日本是中国的邻国,历史也好,现实也好,都和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也是同学们比较感兴趣和比较熟悉的国家。因此仅从学习积极性的角度来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是比较投入和感兴趣的。但,如何把感性的感兴趣转化为理性的认识了解日本,就需要老师的指引。

  反思之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了解。

  关于日本的教学,课堂上,在老师指导下同学们刚刚将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地震的原因学完,便有同学能够将老师刚才讲的完整的复述。在这项知识的学习上,学生掌握较好。本来并不是很简单的知识,为什么却能够被学生很快掌握,原因恐怕就是采用了比较形象,生动的课件,将抽象的知识给予了学生 形象的认识。这就提醒我,要注重启发,引导学生的兴趣。而兴趣的产生来自知识内容和教师教学的直观、形象、生动以及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本身的实用性(即学习对生活有用的知识)。多种感官并用,是学生高效率学习的法宝和最有效的课堂互动形式。我们在备课时要记住这一点,做课件时要记住这一点,上课和辅导时千万别忘了这一点,教师在学生心中的神圣魅力也都是因为努力关注到了这一点。

  反思之二:如何将正确的人文观念教给学生

  提到日本,不少同学是恨的咬牙切齿。也因此,在讲到日本多火山地震时,很多同学甚至鼓掌欢呼。

  当然,同学们的感情可以理解,但并不能赞同或者支持。学习日本的主要目的,是学习,了解,借鉴 日本在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为中国的发展加力。不管是以前的战争也好,还是现代的中日冲突,真正破坏中日感情的是一小部分右翼分子,日本人民是好的。正因为我们痛恨日本军国主义视生命如虫蚁,那我们更不能象他们一样。这一点必须给学生指出。

  反思之三:地图的应用。

  地图被称为地理的第二语言,对地图的掌握程度如何是判断一个学生真正的地理能力的重要指标。而学习地理更离不开对地图的运用和分析。

  地理教学新课标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置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 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使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在这种理念的指引下,我们的地理新课本也非常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但这也给我们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很多地图很少文字的新课本,如何能让学生既培养了能力,又掌握相关的知识?

  地图的应用非常重要,问题是如何引导学生分析使用熟悉地图。

  在日本的教学中,多次用到地图,可以说,教学的每一步都有地图的影子。其中,有用的好的,但也有用的不够的地方。比如,一开始讲日本的位置,一副缓慢缩放的世界地图慢慢出现在大家面前,学生一看这副地图就立刻知道,“哦,日本在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很简单就解决了日本地理位置这一个教学内容。

  再比如讲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地震。一副“板快运动图”就立刻让同学们对这一问题得出了正确结论。老师只需要稍加点拨,配上动画,就立刻解决了这一课的重点和难点。

  当然,也有地图运用不好的地方。讲日本海岸线曲折,拿一副普通的日本地图就要让同学们归纳出“日本海岸线曲折”这一特点的确有些难度。其实,这一特点完全可以让同学们自己在课本上沿日本轮廓勾画,他们一定会认为很难画。这时候老师再问,为什么很难画,因为线段弯曲,这便可以很自然的引出“日本海岸线曲折”这一特点。

  另外,在学生参与地图的运用方面也做的不够。其实很多内容,都可以请学生在老师的地图上完成。如果是由某一同学来指示地图,那其他同学的关注度,参与度都会高出很多。

初中地理教学反思14

  每次上课,总感觉一部分学生学习习惯不好,动作迟缓,效率低下,并不是以学习的诉求来上课。有时心思这是为什么,今天看了一篇文章,得到了一点启示!

  影响学生发展进步的不仅有智力因素,也还有非智力因素诸如:个人的理想目标、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兴趣、学生的意志力、师生之间的心理相融指数,个人在班级人气指数等方面。这些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发展进步的影响可能超过智力因素。思想政治工作是革命发展的生命线,也是我们教育教学(此文来自)工作的生命线。请回忆一下我们时常找学生谈心,谈的是什么?无非就是非智力因素的这些内容吧?这条生命线的作用有发挥出来了吧?我们不仅要读懂这些因素还要利用好这些因素,否则岂不做了冤大头,白费了力气?

  教学如带兵,不是自己的兵不好带,每个兵都有自己的思维习惯和心理诉求,只有官兵的心理诉求和思维习惯一致了、默契了才能锋芒所指无不披靡。我们这些老师只有了解了学生的思维习惯和心理诉求才能化腐为奇、呼风唤雨、撒豆成兵,把无限美好的愿望化作活生生的现实。

初中地理教学反思15

  一、设计思路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第六章 认识省级区域》的最后一节,前面几节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个区域学习的基本方法。但是,《新疆》的自然、人文现象复杂多样,教学内容非常庞杂,如何用一条主线将复杂的自然地理现象和人文特色贯穿其中,同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本节内容的关键。旅游是现阶段的一个热门话题,也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事情,同时与旅游活动相关联的事件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因此,以旅游为主线进行新疆的教学是我的设计初衷。

  “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地理学科新课程理念的核心内容,通过旅行交通工具的选择、旅行时间的选择、物品的准备、旅游点和线路等的设计使学生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对地理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得到提高。

  运用数据、资料、地图,分析得出某些地理事物特点及分布规律是新课程标准在基本技能方面的要求,通过一些数据、地图资料的展示,由学生从其中找出新疆气候、人口、城镇、交通的分布规律是这节课关注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通过对这些自然美景的展示,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懂得珍爱自然、敬畏自然。

  二、几点收获

  1.选择一个合适的线索

  本节课以旅游为线索由西安至乌鲁木齐的航空和列车时刻表入手,引出新疆的地理位置特征;进一步引导出新疆的旅游景点和美丽的自然风光,由美景的分布图引导学生分析新疆地形的特点,从而引出新疆的气候;通过新疆降水量分布图和各月气温曲线图、西安与乌鲁木齐各月日照时数统计表对比、西安与吐鲁番日气温最高最低值的对比等数据资料引导学生分析新疆的气候特点,进而分析气候对植被、河流、旅游活动的影响;通过旅行线路图的演示,引导学生分析新疆的人口、城镇和交通的分布特点,从而引出新疆农业生产的基本情况,最后归纳总结新疆各种自然和人文现象之间的关系。以旅游为线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人口、城市、交通、农业特点等知识内容有机地串联,形成一个互相影响的知识体系,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将地理知识贯穿其间,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需要注意的是:首先,选取的线索要有代表性,每个区域都有其独到的特点,这个特点不仅要突出,而且要能够与其它地理事物的联系要紧密,否则,就难以引出其它内容或者过于牵强。其次,设计问题要环环相扣,逻辑关系严密而且过渡自然。一个个紧密联系的问题或者活动使知识内容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既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又对学生的逻辑思维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2.设计一个需要解决的任务

  本节课一上课首先提出了设计新疆旅游计划的任务,学生一下子就来了精神,兴奋、激动,从表情上都不一样了。在这个任务的带领下开始了后面的学习。

  上课的一开始先提出一个需要解决的“大”任务或者问题,对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主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个任务一定要新颖或者贴近学生的实际,最好是和学生平时的已有经验形成冲突,造成悬念。随后的一个个“小”问题或者“小”任务引导学生完成每一个具体内容的学习。

  在平时的教学中和本节课的设计中,这个“任务”都不尽相同。《北京》一节是为什么西安以一票之差落选首都?《香港》一节是旅游购物买什么?《台湾》一节是为什么美国把台湾称为永不沉没的航空的母舰?

  3.数据分析和读图分析能力不能少

  地理课程标准对基本技能的要求定位于“根据资料得出地理事物的特点”、“读图分析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因此,数据分析和读图分析能力的培养应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本节课通过西安与乌鲁木齐各月日照时数统计表对比、西安与吐鲁番日气温最高最低值的对比等数据资料引导学生分析新疆的气候特点;由美景的分布图引导学生分析新疆地形的特点;通过旅行线路图的演示,引导学生分析新疆的人口、城镇和交通的分布特点。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既关注实际应用又使得学生的基本技能得到了提高。

  三、一点思考

  课余时间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对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是很重要的,但是,以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于大多数学生是不现实的。目前的情况是:如果有查资料的任务,要么是家长代劳,要么是学生在网上忙到深夜,要么是应付差事草草了事。作为教师,与其差资料的工作落不到实处,还不如代劳查好一些数据或者地图,由学生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或者规律。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是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初中地理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初中地理教学计划08-19

初中地理教案教学设计07-29

初中数学教学反思01-05

高中地理课程教学反思02-22

高中地理教学反思15篇01-15

初中美术教学反思09-02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07-30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07-12

初中地理教学工作总结08-29

初中地理教学工作计划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