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蓝网>教学资料>说课稿>说课稿

说课稿

时间:2021-03-29 11:17:04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关于说课稿三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说课稿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关于说课稿三篇

说课稿 篇1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您们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虞美人》。下面,我将从教学目标的分析与定位、教学设计的理念与思路、教学过程的安排与意图及教学后反思等几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教学目标的分析与定位。

  (一) 教材分析:

  《虞美人》是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江苏省职业学校文化课教材《语文》第二册第二单元“心灵的歌吟”中的第一篇。本单元是词单元,总的教学目的是了解词的流派及其特点,在反复诵读中,运用联想和想象,探究诗词的意境。词从唐朝后期开始兴起,《虞美人》正是五代著名词人,南唐后主李煜的绝命之作。李煜是五代最有成就的词人,也是整个词史上一流的大家。他的词在艺术结构和语言方面的成就影响了包括范仲淹、柳永、苏轼、李清照等在内的许多宋代词人。

  这首词借景抒情,寄情于景,写得凄凉悲婉,深刻地表达了李煜的故国之思,亡国之痛,是进行诗词诵读教学很好的例子,而且这首词篇幅短小,有古诗新唱,易于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为学生很好地诵读本单元推荐作品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高职学生在诗词鉴赏学习中往往存在两大问题:

  首先是学生的历史知识和文学常识积累不足,鉴赏时往往脱离作者及其时代背景,不能挖掘出原作的历史文化内涵。

  其次是学生普遍缺乏鉴赏兴趣,因而只能停留于表面的东西,无法深入地分析和理解

  优点:

  该班学生班级凝聚力加强,比较活跃,与教师的互动性较好,动手能力较强。

  (三)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单元提示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知识与技能:回顾词的发展,了解作者,积累文学常识;对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进行分析,领悟词的意境,理解词中所蕴含的作者情感;培养学生词的鉴赏能力和知识搜集整合能力。

  2、过程与方法:了解作者,联系时代特点及作者的当时的经历、情感走进文本;反复诵读,进行整体感知,体会作者情感。

  3、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学生珍惜时光,珍惜拥有,使学生能正确对待人生挫折,培养他们乐观、积极、向上的健康情感。激发和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诗词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词的表达技巧,感受诗人的故国之思、亡国之恨,提高诗词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意象象征意义的分析,领会作者创设意境、抒发情感的手法和风格

  二、教学设计的理念和思路

  1、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独特感受和情感体验。

  2、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说教法和学法。

  (一)说教法。

  鉴于学生的学习现状,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欣赏兴趣,我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在本课的教学中主要运用了情境教学法、诵读法、讨论、分析、探究法。

  (二)说学法。

  学生对本课的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培养鉴赏兴趣、丰富鉴赏技巧的过程。

  首先,学生让感受音乐情境,体会作者情感

  其次,通过了解作者进入文本

  第三、学生通过反复诵读,进一步感悟该词意境。

  最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思考、分析、讨论,从而解决问题。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

  三、说教学过程的安排与意图

  本课的教学时间安排为一课时(40分钟),主要由导入新课、走进作者、 感受词情、体会词意、归纳小结、巩固练习这六部分组成。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播放邓丽君《虞美人》MTV导入。

  设计意图:词最初是歌唱文学,现在的学生平时也很喜欢唱歌,以歌的形式引入能更好地让学生融入诗情,为下面赏析打下良好情感基础

  2、介绍词、“虞美人”词牌的由来

  设计意图:故事是最能引起学生兴趣的,《霸王别姬》又是学生所熟悉的,这样设计是为了让学生更容易把握住词的情感基调,引起学生对作者的好奇心,提高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启发学生思考李煜用虞美人作词牌的用意-----奠定凄凉悲婉的感情基调。

  (二)走进作者(3分钟)

  知人论世是诗歌鉴赏的重要环节,李煜的身份和经历又是中国古代诗人中独有的,因此了解李煜是鉴赏本词的关键。

  此环节我是请学生分组提前预习后自己制作好了介绍材料,走上讲台由学生组代表向大家介绍,介绍形式可用多媒体或卡片等。

  设计意图: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检查预习情况,另一方面也能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搜集整合资料的能力和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三)感受词情(7分钟)

  1、应用多媒体课件播放,用音像效果营造气氛,把学生带入特定情境,开始自由朗读。

  2、听示范朗读录音,使学生进一步感悟词情。

  3、学生齐读

  设计意图:创设音乐情境有利于情感体验,先自读后听读能使学生进行自我比较,提高学生朗读能力,更好把握词情。

  (四)体会词意(17分钟)

  这一环节主要采取教师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方法。

  具体方法:由感受词情部分引导学生总体把握该词的整体基调。提出问题:找出词中概括李煜心情的词(愁)。

  后由愁引出问题:有哪些愁?如何写愁?等

  设计意图:以分组讨论探究的形式,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这几个问题既交代了本词鉴赏的思路,也组成了本课板书的主要框架。 问题1、“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事物,且是不变的自然规律,作者为什么希望它结束呢?

  结合板书,引导学生联系特定时代背景和作者身份前后的变化,挖掘

  “愁”的深层内涵

  问题2、“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指什么?

  “往事”内容很多,可以让学生畅所欲言,鼓励发表自我理解

  问题3、“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字体现的是什么情绪?

  结合板书,抓住关键词,揣摩诗人情感,学生可拓展思考,为什么说“又” 问题4、为什么词中两次提到“月”这个意象?联系学过的诗歌,“月亮”这个意象有什么特殊涵义吗?

  引导学生与以前所学诗歌联系(李白、苏轼),更好体会意象含义

  拓展:古诗词中经常运用的意象的含义

  问题5、“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中体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感?“改”的只是“朱颜”吗?词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结合板书,引导学生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深入历史讨论探究:体现了物是人非的凄凉。词人在此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来表现。

  问题6、“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如何来品味这句千古流传的名句?

  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学生讨论后总结,引导学生联系以前所学所知。 (周星驰:我对你的崇拜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李白、李清照、晏殊等)

  (五)归纳小结(3分钟)

  这首《虞美人》充满了悲恨凄楚的感情色彩,其感情之深厚、强烈,如滔滔江水。一个处在刀俎之上的的亡国之君,竟敢如此大胆地抒发亡国之恨,是

  史所罕见的。李煜这种纯真感情的全心倾注,大概就是王国维说的出于“赤子之心”的“天真之词”吧,以致他为此付出了生命。

  法国作家缪塞说:“最美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这首词就是这样的不朽之作。

  (六)巩固练习(5分钟)

  完成学习指导用书相关练习1、2

  设计意图:趁热打铁,使学生能更好巩固基础知识

  (七)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虞美人 李煜

  何时了 又东风 应犹在(宇宙永恒不变)

  物是 (实)(景)对 比

  知多少 不堪回首 朱颜改(人生短暂无常)

  人非 (虚)(情)

  几多愁 一江春水……(永恒+短暂)

  比喻,变抽象为形象

  (八)教学反思

  《虞美人》以前的教法多以教师为主,以朗读、讲解、分析为重,学生兴趣不大。这节课我比较注重学生的主动性,由学生喜欢的音乐入手,学生的兴趣很快就被提起,后作者生平从搜集资料到制作介绍都由学生自己完成,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锻炼学生搜集、整合资料的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使学生能更好的结合背景进入词的意境,体会诗人感情。

说课稿 篇2

  【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及教材的编排意图和课文特点,结合高年段学生特征,我预设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读读记记“储备、不甘落后、千方百计、”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方法目标:以读为本,通过多层次、多形式地读来感悟课文,并创设一些情境,在情境中体会重点词句的含义。

  3、情感态度目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爱动物,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品读动作、心理、语言的重点词句,体会松鼠的可爱和我们对松鼠的喜爱。

  【设计特色】

  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指导学生通过学习,重点体会人物与动物之间的情感,强化感悟,以读为本,相机点拨,带领学生去读去思考去吸取,力图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在课堂上,我着力带领学生认真研读课文中描写松鼠和我们一家人相处中,一些重点的语言、心理、动作等句子,体会松鼠的可爱,我们一家人对松鼠的喜爱,以及这之间表现出来的人与动物的和谐与美好。为了更好的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活动

  1、理解课题,整体感知。

  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重点,树立大的语文观念。我以课题的理解为教学的切入点,前后三次读课题,根据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由浅入深进行教学。

  2、以读促悟,以读品文。

  “以读为本”是语文教学最基本的宗旨。阅读教学应立足于培养孩子阅读文章的兴趣,引导孩子品味语言,积累语言,从而发展他们的语言,达到自己能读书的目的。在教学中,我力求把语言的学习、体会、感悟作为重点,注重学生的个人感受。从而达到训练学生的语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丰富学生的表象,来更深层次的理解课文。另外,也尽力做到读书有层次。初读培养学生阅读的速度,提高学生浏览课文的能力。深入读有感受,边读边画认为有趣的句子,目标明确。理解感悟后有感情地读,扣住重点字词,通过语速的快慢、声音的高低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3、结合课文,拓展补充

  在教学过程中,我进行了适当的拓展延伸,在第二件事情中,采用想象的手法,让学生化身于家里人,充分抒发情感。再是,课文学完之后,结合本单元的《回顾·拓展》中的课外书屋,把书介绍推荐给学生,让学生带着课上学到的知识走向广阔的知识海洋,不仅能巩固课堂上学的知道,而且能在广阔的知识海洋里,学到更多的知识,形成更多的能力。努力朝使“略读课”成为课内、课外阅读的`桥梁。力求实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目标。

说课稿 篇3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是九三分局山河农场中学信息技术教师王芳我说课的内容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系列教材基础版第七章第二节《文件与文件夹》,本课内容在初一年级进行教学。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和教学资源、媒体运用、教法、教学策略设计七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信息技术》第七章第二节中比较重要的部分,教材以任务形式详细地介绍了文件夹的创建、选定、复制、移动、改名、删除和查找等操作,主要旨在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教师指导,学会文件及文件夹的相关操作方法,最终理解外界的各种信息是以什么形式存放在计算机中的,计算机又如何管理文件文件夹的。这部分内容在本书中占重要地位,在以后各章节的学习中,都要使用到文件及文件夹的管理方法。

  二、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课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如何打开"资源管理器",如何查看计算机资源;初一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进行探索学习是比较好的解决办法。

  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文件与文件夹的管理一节课时安排为2节课,本节重点讲解文件夹的创建、选定、复制、移动、改名。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掌握利用"资源管理器"建立文件夹,能对文件或文件夹进行选定、复制、移动、改名操作。

  2.技能目标:通过启发、引导学生自我学习,掌握操作方法的同时,自学、分析、归纳、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能利用信息技术的技能去获取知识。

  3.情感目标:通过趣味性的教学内容,使同学们保持高涨的学习兴趣,在操作的同时获得成功的喜悦。

  四、教学资源

  多媒体机房。多媒体电子教室。

  五、教学准备

  六、教法:

  1、头脑风暴: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发学生产生质疑→思考→探索的学习兴趣。针对实际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发表各自的看法、提出不同的意见,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分享集体的智慧,享受成功的欢乐。

  2、探究性学习:为学生提供一个探究背景信息(学校准备由班级承办资料室整理工作)和一个可能完成的并且是有趣的任务(模拟进行资料归类训练),在这个任务的驱动下,利用教师提供的脚手架,小组合作进行探究性学习,通过对信息的分析和综合来得出创造性的解决方案。

  3、合作学习: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七、教学策略设计

  本节课的重点是文件或文件夹的创建、选定、复制、移动、改名的操作。难点是对文件、文件夹的理解。

  针对这种情况,我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探究背景信息(学校准备由班级承办资料室整理工作),和一个可能完成的并且是有趣的任务(模拟进行资料归类训练)。把硬盘比做文件柜,把柜中的抽屉比做文件夹,把一本本的资料比作文件,让学生在“整理资料”中学会文件夹、文件的相关操作,这种教学策略,比较容易地突破了文件夹、子文件夹、文件以及三者关系的抽象性。

  信息技术课的宗旨是利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去获取、加工处理信息,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所以本节在内容安排上不仅是书中计算机文件文件夹的相关操作,同时教学内容与语文、美术、地理、生物多学科相结合,将一些世界名著、名画、自然风光、动物图片以文件的形式放于资料库文件夹中,学生在学习文件、文件夹的操作时,欣赏这些名著、名画,使整个学习内容更丰富,掌握的知识更全面。

  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假如我们把学生被看作是一座建筑,那么学生的“学”是在不断地、积极地建构着自身的过程;而教师的“教”则是一个必要的脚手架,支持学生不断地建构自己,不断建造新的能力。所以我利用webquest教学模式设计了一个网络课件为学生做“脚手架”,导言为学生提供一个探究背景信息,提供一个可能完成的并且是有趣的任务,但是任务不仅仅是让学生回答问题,而是要求学生通过更高级的思维技能来解决问题或做出决策。教学过程中老师将完成任务的过程分解成循序渐进的若干步骤,并就每个步骤向学习者提出了短小而清晰的建议,并在过程中为学习和交互提供指导。扩展资源是有助于学生完成任务的网页清单,作为上网查找资源的定位点。由于对要查找的资料已经有了一个定位,可以避免学习者在网上漫无目的地遨游。效果评价: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个人的学习评价。结论:为总结学习内容和经验、鼓励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反思,以及对学习成果进行拓展和推广。

  在探究过程中,我设计了一个小游戏“寻宝奇兵”,通过在多层文件夹中找对方只给出某些特征的文件,这个游戏的适时给出一是训练学生灵活掌握建文件夹,出入文件夹的能力,二是为了鼓励学生,三是避免先完成任务的学生无事可做,四是为了为下节课讲文件的查找做铺垫。

  教学流程主要包括:创设情境-提出任务-分析任务-分组探究-反馈评价-归纳反思,形成能力。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请各位领导、老师点评、指导。谢谢大家。

【关于说课稿三篇】相关文章:

1.关于说课稿四篇

2.关于说课稿4篇

3.关于说课稿模板六篇

4.关于说课稿汇编八篇

5.关于说课稿集合10篇

6.关于地理说课稿4篇

7.关于说课稿集合六篇

8.关于说课稿范文合集五篇

上一篇:说课稿 下一篇: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