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蓝网>教学资料>教学反思>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

时间:2023-04-02 13:51:56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快速积累我们的教学经验,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1

  本节课是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的第一课时,这节课的内容知识性极强,重难点内容很多,同时还涉及到了很多较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的地理事物。由于初一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还未形成,难点较难突破,所以在上这堂课时,我采取了教师联系实际举例、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类比分析、学生分组实验探究、教师演示启发分析说明等方法,充分发挥“学为主体,师为主导”的作用。现简单地谈一下感想。

  一、从日常生活现象入手,巧妙导入,激起学生的兴趣

  在导入时,通过向学生提出两个问题:同学们观察到的太阳从哪个方向升起,又从哪个方向落下?小时侯你们认为是太阳转还是地球在转?现在呢?然后再通过播放视频“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过程”,轻轻松松地就把地球的两种运动形式展示给了学生。

  二、利用类比的方法,引导学生或分析生活实例,或联系生活实际经验,类比分析推理获得地理知识。

  比如:针对我们就生活在地球上,地球一直在动,而我们为什么感觉不到的研究,就采用类比的方法——根据坐汽车在很平直的道路上行驶的感觉类比分析得出结论;再如:在地球自转引起的时间差异时,我引入了今年夏天伦敦奥运会时,北京和伦敦观众观看赛事的时间不同,而分析推理得出相关结果。

  三、善用多媒体课件,增加直观性。

  为更好地上好这堂课,我们对课件进行了精心设计。一是插入了视频和音频文件,加强了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刺激;二是将flash动画插入到课件中,使运动的演示过程更细腻、更生动。如在二分二至图中,地球的公转、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地球自转中从北极、南极上空看方向如何,都以动画的形式播放出来,取得的效果也更好。

  四、充分发挥了地球仪的作用

  课堂上学生人手一只小地球仪,自已动手演示自转和公转,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为浓厚了;在说明地球自转引起的现象时,我先在大地球仪上沿经线贴一张红色纸条,再沿方向慢慢转动地球仪,让学生分排观察红线转到的位置,并说出是早晨、中午、还是晚上,既直观又形象。

  五、充分发挥了小组的合作探究作用

  小组合作探究有助于培养学生勤于动手、勇于创新,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概括总结的能力。在本节课中,有很多地方小组合作都运用得非常好。比如,在二分二至图时,分组完成四个节气的填写;在地球公转时,小组成员利用自已的生日讨论地球运转在公转轨迹中的哪个地方?这一天的昼夜长短情况如何?这些活动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巩固。

  六、充分利用学生的演示活动来纠错,达到边学习边反馈的效果。

  比如在研究完地球公转时,找两名学生分别扮演地球和太阳来演示地球与太阳是怎样运动的,其他学生观察判断他们演示的是否正确,对有错误的地方,再找学生下来演示,一直到演示正确为止。这样,既激活了学生的兴奋点,又加深了学生的印象。

  总之,本节课在设计上突出了新课改理念,在实施上也注重运用了新课改的精神实质,而且较好的完成了预计的教学内容,学生反馈的很好,对知识达到理解的程度,并突破了难点,在分组探究实验中,增强了小组合作能力,提高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但仍有一些地方存在不足:

  1、各个环节之间的过渡还比较生硬,个别活动没利用好,应该给学生做出相应的讲解让学生理解。

  2、时间掌控不太好,本节课的两个目标都是重难点,但给学生记忆掌握的时间过短,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我讲的太多。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2

  本节课的教学基本达到的目标,通过读图,学生能找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位置、范围,分析总结该地区的地形特点、气候分布特征,培养运用地图获取知识的能力。在收集、运用资料描述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富有特色的文化的过程中,学会尊重不同地区的文化和传统,通过对非洲黑人的了解,进行种族平等,维护世界和平繁荣的教育。利用各方面的资料经过小组讨论、分析,理解本区以初级产品的生产和出口为主的单一商品经济及面临的人口、粮食、干旱和荒漠化问题。通过对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具体表现和内在成因的分析,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全球意识。

  经过课前学生搜集资料,以及课堂中的的共同讨论、探讨、共享,学生能较好的掌握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与存在的问题,培养了有目的查找资料及综合分析能力。通过这次教学,我感觉到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了,既调动了积极性,又掌握了知识。

  但是对个别需要帮助的学生,应适当降低难度,指导他们在地图上获取资料,通过资料,使学生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位置、地形与气候类型,并让他们展开讨论和交流,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随时鼓励,帮助其树立自信心。对高材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培养其高级思维能力,能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现状的原因、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体现综合分析能力。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3

  地理课程标准要求“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它的意思是学生拿着地球仪通过观察去发现经纬线的特点,去发现并归纳经纬度的划分方法,经纬网定位的方法。但是就是这地球仪上的两种线,甚至学生上了高中也不一定能搞清楚。

  到现在还有学生问我“为什么纬度的数字要写在图的右侧(或左侧)从上到下竖着排......?”那如果让你数一数人行横道的斑马线有几条,你要把每一根斑马线的序号写在什么位置?(只能是左侧或右侧)这不是一个道理吗?

  在方格状经纬网上,给经纬度标上字母是一个难点,记住找到纬度(或经度)度数变大的方向,“上北下南”比较好记,“左西右东”比较难记。正好可以和后面东西半球判断相联系。通过比较经度大小的方法,西经和20度比较,东经和160度比较,在东半球就举右手,在西半球就举左手,教学中的反馈一目了然。几次下来,学生潜移默化的就记住了“左西右东”,而且当作一种课堂游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寓教于乐,都在积极动脑,积极地参与课堂的学习中来,学习效果当然更好。

  地球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让学生经历平面→曲面→凸面→封闭体→球体→正球体→不规则的球体的认识过程,犹如学生在认识几何问题中由平面到立体的整体构建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发展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大增。

  课堂中由于利用书本和纸笔直接进行活动,既方便、又实用,而且让学生感到十分亲切,活动中参与积极,发言踊跃。

  关于科学方法的教学也基本得到了落实,学生能从不同的视角来考察同一个对象,并且也渗透了科学与技术的相互关系,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科学的发展,科学的发展同时又促进了技术的更新。

  天气与气候教学反思

  通过课堂教学,发现本教学设计能联系生活实际,贴近生活,既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又体现了趣味性,让学生在快乐中获取地理知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使课堂教学形式灵活多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在学习天气与气候的区别时很多同学理解的比较模糊,不够深入,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的表格内容应该更详细,例如增加天气与气候在时间长度,特点,要素上的区别,这样学生也许更容易理解和区分。本节教学为了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天气,也为了后面更好的学习气候,因此将气候的概念,特点做了提前讲解。

  陆地和海洋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而且学得较为轻松,课堂教学效果很好.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在整个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为指导思想,在对教材处理中,创设教学情景,化抽象为具体,并提出富有启发性和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归纳,以化解教学重点、难点,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同时通过讨论、课堂练习竞赛活动等一系列教学活动,使学生动口动脑,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感知和理解,增强学生的交流合作和分析探究能力,品尝自主学习的乐趣。本节读图较多,难度并不大,我特别注意在提问时问题的目的性明确,尽量避免重复、罗嗦,把能由学生完成的尽量让他们来做。注意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的机会,多使用鼓励性语言,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不足之处在于有些学生参与探究的主动性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部分学生缺少自己的创见。

  人口与人种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相对简单,对于学生来说,记忆的内容相对较多,但我觉得学生 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才能更快更有效。在授课过程中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人口增长过快或过慢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进而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口观念。

  总体来说,世界人口与人种内容较简单,但要注意对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培养。 改进措施:

  (1)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对学习的吸收情况。

  (2)是否能联系实际,来讨论现阶段人口分布,从中得出导致人口问题的原因。

  (3)课下让学生调查周围人口情况,能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地球与地球仪》教学反思

  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是个复杂的认识过程,教材从“地方”到“地圆”到“地球”,从“古代传说——张衡的推测——麦哲伦环球航行——加加林第一次上太空”,将地理与历史紧密的.结合起来,带学生跨越了人类历史的时空。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这节课的难点在下面的第二课时,关于经纬网的问题。因为本节课的课件是两课时的内容,因此,下节课重点思考让学生怎么能牢固掌握这个经纬网这个难点,这是学习地理必备的工具与武器。

  地球仪的经纬网的学习是学生学习地理基础的基础,是为今后读图铺好良好的条件。教师必须把好这一质量关。

  面对新的教学对象,新的教学模式,从岸边戏水到水中畅游,然而只有当我们潜在水下的时候,我们才能真正了解水下的景色和潜伏的危机。教师只有在二次备课中,才能将课堂上的遗憾、缺漏、灵感做个梳理,只有这样,才能改进提高。

  在教学设计中,有些教师认为教案要越详细越好,甚至连学生的每一句话都写在上面。 如果课堂上我们一成不变的让教案牵着自己的鼻子走,那么剧中的主角永远不可能是我们的学生。遇到课堂上临时出现的问题教师要灵活机动去解决。

  课后的反思也许不一定能弥补过去的一堂课的遗憾,但能让你下一次从容自信地走进课堂。

  地图【教学反思】

  1.课堂上学生积极进行思考,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这主要得益于课堂内容结合学生以前所学知识,鼓励学生踊跃参与有关;

  2.课堂上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尤其是和地理有关的一些方法,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4

  反思一:教学要走出教材,走近生活

  地理课本中的案例有些并不符合地方学生的经验基础。因此,很有必要根据我们地方特色、学生已有的经验基础、知识背景来创设情境、设计案例。

  反思二:学生活动要有“质”,即体现思维性

  新的教学理念要求赋予学生更多自主活动、实践活动、亲身体验的机会。但如果课堂活动有量无质,则活动的价值也就丧失殆尽。一堂课下来热热闹闹,恐怕留在学生脑海中的只有热闹的场景,很难有真正的思维活动。课堂的学生活动是为了更有效的完成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教学方式,因此流于形式的“活动”是形同虚设的。为了能使全员参与课堂活动并提高其有效性,应努力提高活动的“质”的水平。对探究问题或任务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经验水平;情境的创设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并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活动过程中要多加鼓励,创造“思维性讨论”的气氛,激发全员的参与欲望,并注意适时评价。

  反思三:转换传统的师生角色,学生是课堂的主角

  在课堂的探究活动过程中,让学生充当探讨问题的主人。这一从引导者到组织者的转变,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从思维的角度讲,学习过程是一种具备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需针对不同情况做出适时反馈,引导使之朝有利于知识建构的方向发展。例如:在讲到目前的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时,应该让学生来谈谈,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供互相交流的机会、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某些能力,而且可以使学生自己感悟出问题的严重性,进而去思考其产生的原因,从而得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5

  在今年的地理教学中,深感许多教学环节没能做到位,值得反思的地方很多。以下是我教学工作中的部分不足之处和今后的对策,希望它能时刻提醒自己,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在走同样的弯路,调整和改正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一)、对培养学生创新知识和创新思维的反思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营造和谐、以学定教、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发展学生的求异生自主创新学习的信心,教师要明确学生是不习主体,教与学的关系应该是平等,协商式的,知道学生知识的生长点,知道学生会朝什么方向发展,在课堂上,一切顷其自然,教师顺势而教,学生顺心而学,教师和学生全身心地沉浸在教与学的块乐之中,如初一地理内容适宜搞一些游戏和课外探索性的兴趣小组活动,让学生如何发现问题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就教材内容而言,可以以下问题作为切入点,有什么特征有什么规律是什么原因,有什么样的联系等等,让学生在愉快中接受知识,鼓励学生敢于创新,敢于实践,牢固树立学生全面发展思想,从而形成一种不唯书,不唯师,敢于质疑敢于于创新的学习风气。

  (二)、对运用主体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反思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放在首位,要求教师在吃透教材和大纲的基础上敢于对尹有教材同现实生活问题联系起来,把生活中的热点、焦点问题渗透到教学内容之中,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实践问题。运用主体教学,给学生一定时间,去探求寻找答案,在寻找中,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穿插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事,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三)对设计教学目标的反思新的教学理念要求赋予学生更多自主活动、实践活动、亲身体验的.机会。课本内容逐渐的浓缩为主要的知识点,阅读、思考和活动环节的实践让学生更好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这方面的处理上,为了完成任务,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没有很好的处理课本内容与活动环节的关系,生搬硬套的痕迹明显,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而成为课堂累赘。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6

  本章教材内容作为全书乃至全套教材的绪论,有相当重要的启蒙作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和探索世界的求知欲。它由两大部分组成:一、生活离不开地理;二、学习地理,为了更好的生活。都是以现实的事例作为分析思考的对象,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学生能够通过古今中外的`事例学习到地理的概念,形成地理的头脑,对今后的地理学习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也有利于对现实问题的思索理解。

  在本章的教学设计方面,我针对学生对于地理的混沌认识状态,决定结合地理学科特点和新课程标准精神,以教师的引导为方向,学生的活动为主线,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活动讨论,提出质疑,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从而在教师引导下自行得出结论。

  在具体实施方面,我把重点放在学生的讨论活动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认为重要的不是讲述,而是要分析总结完教材事例之后,让学生回到自己生活的环境,用自己身边的具体事例来进行讨论,进而展开思考,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地理的学习方式和对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产生体验和感受。所以本节课的一个重要安排就是围绕本土的问题讨论较多,力争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事情开始,投入到以后的地理学习中去。例如,我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了围绕我们身边地理事物和我们亲身体验过的地理现象展开的讨论题,我认为这些活动比较好。本节课我认为还有可以学习的方面就是师生互动较好,老师始终在和大家“谈”地理、“聊”地理,没有严肃的说教,我想这样学生会学得更轻松、感觉更亲切。

  欠缺的一些方面:课件制作时我本想穿插一些视频资料给学生看,没有找到合适的视频。我认为国际长跑比赛中东非选手领先可以用视频播放一个比赛片段更好。以后我会补充上去。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7

  今天上的是初一级的第二章第二节——《海陆的变迁》。整堂课课堂纪律很好,基本没有捣蛋的同学,这节课的最大问题是老师本人。这节课的难度中上,在缺乏教学工具的情况下,更难让学生理解海陆变迁的原因和各板块的运动。所以给教师下了难题。

  本节课我的设计思路是以“沧海桑田”的传说引入本节课,引导学生一起探讨是否存在海陆变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接着通过图2。10、2。11、2。12,探讨海陆变迁的现象,及海陆变迁的原因。

  接着引出大陆漂移假说,介绍魏格纳的故事,及通过图2。16、2。17共同探讨大陆漂移的证据,得出大陆漂移假说的主要理论。

  (对于本知识点的引出,缺乏自然,在学生读图的'过程中缺乏很好的引导)

  通过提问“大陆为什么会漂移?”引出板块运动。板块运动理论分为三个方面:1、六大板块;2、各大板块的运动;3、板块内部稳定,边缘活动活跃。

  总体上,本节课没有达到理想中的效果。改进的要点:增加幽默感,提高课堂气氛;语言组织能力有待提升;提高对知识的全面把握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8

  本周在讲授经线和经度时,学生碰到了第一个难点是某个地点经纬度的判读,在教学中从经纬度的划分入手:0度经线以西为西经,以东为东经;0度纬线以北为北纬,以南为南纬。如果给定的图中有0度经线和0度纬线,学生不会有太大的困难。若图中没有出现0度经线和0度纬线,则要推断0度经线和0度纬线会出现在这个点的什么方位,那么这个点就位于0度经线和0度纬线的相反方位,以此得出该点到底位于东经西经还是南纬北纬。

  判读某地所处的东西半球位置是学生遇到的又一个难点,教学中我仍然是从定义着手,让学生明确20W以东至160E以西为东半球,此范围以外为西半球。不论给定什么地点,先在它的附近划出20W和160E这两条经线,再观察这个点是否在20W以东至160E以西的范围内,若在,则该点位于东半球,反之,则位于西半球。

  此外的一个难点是南北极附近经度的判读,我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在0度经线上选取一点,如果给定的图中极点是南极,则向南极的方向为南,其相反方向为北,再以此点为中心,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即可判读出东经和西经。学生在遇到南北极为中心的图时,往往会出现方向的'混乱,原因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对于以极点为中心的整图不适用,但对于除极点外的各点依然适用,只不过此时的“上下”一定要和“北南”相一致,必要时可把作业本或试卷旋转一定的角度。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9

  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在于让学生认识欧洲西部的地理位置、主要国家,了解掌握欧洲西部工农业的特点和欧洲西部丰富的旅游资源。在教学思路上,通过开展学生旅游路线的设计和展示、学生互评、小组竞赛等学生活动来组织教学,将活动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增强合作和团结精神,体现了新教材中以学生活动贯穿教学的思路,符合新课标当中提出的"体现学生是主体"的教学理念。

  通过这节课的设计与实施,我体会到以下几点:

  1、初中的地理教学要符合初一学生的心理特征,应突出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在教学中多结合生活,采取情景教学。

  2、课堂活动的设计要切合学生实际,要紧凑有序,利于调控。

  3、开展学生活动应适当,不要为了活动而搞活动,应该让学生活动成为教学的手段,把教学内容融入活动之中。通过活动来落实相关的知识点。

  4、课堂问题设计要明确,要能起到引导学生针对问题思考的作用。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10

  本周是开学第3周,教学工作一切正常,一年之计在于春,老师们、同学们都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教学和学习当中。同时学校领导也针对上学期的得失,对本学期也提出了更高更规范的要求。

  作为一名半路出家的没有经验的地理老师,应该付出更大的努力,在上新课之前,就要把同步、课本、以及填充图册上的.内容都要认真的做一遍,做到心中有数。同时还要积极搞好集体备课,有不懂得问题要虚心向老教师请教,做到吃透教材、理解教材、把握好教材。

  同时要求学生上课之前提前预习,有不懂得问题小组展开讨论交流,把不会的问题记下来课上认真听,和老师共同解决。上课一同步和课本为主,课上解决好,有解决不了的问题课下及时补充完整。然后课下再把填充图册及时完成。小组长带领着一起统一好答案。这样学生的习惯养成了,兴趣提高了,同时成绩也提高了。

  总之,老师、同学齐心协力,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情,我相信成绩会一步比一步好起来的,这一次成绩虽然全县提高了几个名次,但是成绩还不理想,比比同学科的成绩,成绩还远远不够。今后我要更加努力的去工作,更严厉的要求学生,把每一个问题都要踏踏实实的做好,力求让每一个学生都掌握好。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11

  本次期中试题,总体难度不大,主要是考查同学们对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题型分二大部分,选择题占40%,综合题占60%(包括填空、连线、读图分析等)。考下来七(1)、(2)二个班均分非常接近,七(1)均分为77.6分,七(2)均分为77.5分;七(1)90分以上同学有8人,60分以下同学有3人,七(2)90分以上的同学有9人,60分以下有5人;最高分为97分,最低分为35分,分数悬殊很大。下面就这次考试反映出来的问题简单分析如下:

  存在的问题:

  1、部分同学粗心、马虎、不踏实,常犯一些低级性错误,如把“太平洋”写成“大平洋”、把日本首都“东京”写成“东井”等。

  2、审题不清或不理解题目要求的含义。如26题第一小问,A山脉 ,B城市 ,C海洋 ,结果有同学把ABC全填成山脉。

  3、做选择题浪费的时间太多。我问了一些同学,他们说,等选择题做完,时间已过去了半个多小时,以至后面的综合题没时间做。

  4、不会读图。试卷上的图和书上的图内容完全一样,就是图幅大小不一样,结果有些同学就不会对照书上相应的图填写正确的答案

  5、上课不专心。有些内容虽然书上没有,但课堂上讲过好几次。如“马六甲海峡”被日本称为“海上生命线”,“内陆国、内陆湖”的含义等。

  今后教学的目标:

  1、继续加强地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尤其是每章节的重点、难点,一定要精讲多练,对于一些最基本的地理知识,要求同学们能脱口而出,牢牢记住。

  2、要指导学生会用所学地理知识来观察、分析、解决一些地

  理现象和地理问题。培养学生有一个“地理的头脑”。

  3、继续抓好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帮助他们克服粗心、

  马虎的毛病,使他们上课能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作业能一丝不苟、独立完成。

  4、加强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地图作为地理学习的工具书,在地理知识的.学习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说图、辨图、描图、填图、画图等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尤其对一些读图比较困难的同学,更要耐心地个别辅导。

  5、培养学生的考试答题技巧。对选择题,把那些一眼就能知道答案的题目先做,其他题目暂时不做,空在那里。然后做读图分析题,因为这类题目只要在书上找到相关的图,大部分都能做出来,分值也比较大。等综合题做完了再做空着的选择题,如果实在没时间了,随便写个答案也有25%的几率做对。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12

  一、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或环节上,某些学生会产生学习误差。这些误差的'积累会使学生成绩下降。如果能及时地反馈,揭示学习上的误差,并及时改正,就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反馈信息可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实现。一是编制与教学目标相对应的单元、学期、学年的形成性测试卷,以此分析达标情况,从中获取信息,开好矫正“处方”。

  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学生课堂反映及课后作业、练习等,及时获得教学信息,以此调整教师的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

  通过以上各种途径的信息反馈,使整个教学过程就处在了可控、可调状态,使教师把握了教学主动权,从而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13

  日本是与我们一衣带水的邻国,在历史上日本曾经做过对不起我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事,因此这节课除了要完成教学目标以外,还要渗透德育和情感教育。

  1、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日本的国花——樱花、国家象征——富士山、传统服装——和服。使学生对日本初步感知。

  2、通过对地理位置的分析明确日本是一个多地震的火山的国家,此处介绍日本先进的防震能力。也要向学生说明在汶川地震中日本也给予帮助,展开搜救。要让学生知道历史已经过去,中日两国人民应共同创造美好的.明天。并用多媒体课件显示在野外,家庭,商场,剧场等场景对学生进行防震训练。让学生选择如果地震来了该怎么做,如果选错了就会有石块掉下来,画面生动有趣,学生兴趣盎然。

  3、依托教材中对日本的位置、地形、文化等方面的分析,进而达到理解日本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成功之处,即“加工贸易经济”这一经济发展的方式,这种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展经济的方式,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4、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我们都知道1931年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1937年日本全面发动侵华战争;1941年又发动太平洋战争;1945年战败投降。我们对日本帝国主义深恶痛绝,但宽容和博大是我们中华民族千载不变的优良传统。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但也不能永远活在历史中,要想使我国经济发展赶上发达国家步伐,就要与其他国家建立友好关系,向其学习先进经验,共同合作,共同发展。

  5、日本既是经济强国,又是资源小国。它掠夺世界海洋资源、把污染企业建在发展中国家,进口我国的一次性筷子等也值得我们深思。要让学生知道保护本国资源的同时,也要保护全球环境,从而教会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的学习和生活态度。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14

  在寒假来临的时期,一方面要进行期末测试分析,另一方面要布置寒假作业事宜。而且鉴于学生平时学习的状态,的确有太多纠结的东西。

  如果让学生提前预习,就必须印制出相应的导学习题,还要考虑到学生开学后兴趣的.转移,如果只是一味地复习,学生很容易低估作业的意义,会出现疲于应付的问题。

  所以,寒假作业既要注意到可操作性和可接受性,以及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迁移。需要温故知新中注意融入一些新东西,结合学科学习核心素养能力,多进行一些可展示的方法性梳理。

  因此,结合七年级地理上期内容一以贯之的主题,七大洲、四大洋的识记应是基本性学习。所以让学生手绘一张七大洲、四大洋分布图,并标识出界线,就成了作业之一。既是复习,也是用自己的方式设计,展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析,多一些创客式学习。

  其次,不同的气候类型,特点和分布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儿,在学生学习中常常丢东拉西。如果能够让学生将气候类型,特点分析,分布三位一体,将无形中提升学生的分析地理问题应用能力。因此,作业中要求学生临摹一幅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并针对每一种气候类型进行批注分析,既发展学生读图能力,由让学生图形结合,从位置、特点上比对不同气候类型的关系,发展思维的逻辑推理。

  第三,牵涉到下一学期学习,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通过阅读一个大洲或一个地区的图文资料,分析一个大洲或一个地区的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特点以及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方法的渗透和梳理,将会以多种案例一步步让学生明确如何读图和分析。因此结合学生可能对不同的大洲或国家感兴趣,布置学生通过网络等手段收集某一大洲或某一国家的地理信息,让学生归纳位置、地形、气候、河流都描述哪些方面,如何快速找到图文信息。既是对学生信息收集处理能力的培养,也是渗透培养学生阅读归纳能力,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

  总之,我们本着开学后便于展示评价,并且有利于积累学习案例,分享交流、迁移的目的,寒假作业这样梳理,从而删繁就简,明确主题。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15

  课后反思本节内容较少但比较抽象,涉及的时空尺度大,学生对具体的地理分布知识掌握不多,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形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有效手段,对所学知识的及时应用能够较好地理解所学内容。学生已经学习了大洲大洋的知识,对他们的分布有了一定的了解,可以为板块的分布起到良好的知识铺垫,因此,我减少教师讲述,增加学生活动,通过分析案例,结合课件,提供多种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地理学习方式,令其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

  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单一刺激有助记忆,多种感官协同作用对记忆的帮助更大。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小组活动、读图、拼图、分析、想象等多种活动形式和多种教学手段,把学生的头、手、口、眼、耳动员起来,让学生多想、多做、多说、多看。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互相激励、互帮互学、互为师生,实现有效学习。

  新课程的一个理念就是学习对生活有用、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让学生拼图等操作可能会遇到一系列的实际问题,但这恰巧会促进学生思考、探索,在不断失败中求得成功。同时,在上课过程中,力求让自己去组织、引导、启发和激励学生,成为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始自终处于主体地位,并体会到学习过程的快乐,最大限度的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动手能力、学习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在学生案例分析过程中如何准确地找到问题的关键,如何对活动时间的适时控制,如何保证课堂秩序活而不乱,拼图时其他学生的活动怎样安排更合理,小组内部的合作互助学习如何才能更充分有效,如何针对不同班级学情进行适度调节等都是令我疑惑的问题,这些问题都还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逐步摸索、完善。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03-23

地理教学反思09-12

地理教学反思03-25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15篇01-23

初中地理教学反思09-09

高中地理教学反思12-10

高中地理教学反思12-30

地理教学反思15篇02-08

高中地理教育教学反思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