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蓝网>教学资料>说课稿>说课稿

说课稿

时间:2021-06-18 15:05:13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实用的说课稿范文集合五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说课稿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用的说课稿范文集合五篇

说课稿 篇1

  一、背景分析

  《想别人没想到的》是一篇略读课文,是第三单元“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的最后一篇课文。课文是一个小故事,讲画师提出在同样大小的一张纸上比赛谁画的骆驼多时,三位徒弟绞尽脑汁,各出奇招。小徒弟的构思最为巧妙,他妙就妙在仅用一头半骆驼和连绵不断的山峰,就营造出了驼队行走于山间的情境,让观者对骆驼的数量展开了遐想,令人拍案叫绝。课文虽是一个小故事,却让人读后有所收获:唯有出奇才能制胜。

  本单元有四篇课文:《寓言两则》《惊弓之鸟》《画杨桃》《想别人没想到的》。这四篇选文虽然形式不同,却有一个共同点:都是用一个具体的事例来说明一个道理,从而丰富学生的思想方法。在前三篇精读课文的学习中,学生已能运用学到的阅读方法把课文读通、读懂,通过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故事中的道理,初步受到了科学的思想方法的教育。在本课的学习中,就是要尝试运用这样的方法学习略读课文。本课中,画师最后说的那段话是全文的核心,也是全文的重难点。学生读懂了它,就明白了为什么小徒弟的画最出色。随后,让学生再结合实际谈谈“想别人没想到的”事例,从而切身感受“创新”这一科学的思想方法。

  基于以上的分析,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通过运用默读课文、完成表格的方式来帮助学生逐步掌握提取关键词的方法,并借助关键词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对比三位徒弟的创意,读懂画师的话,理解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结合生活实际举例或思考,增强“想别人没想到的”的创新意识。

  二、教法、学法

  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中,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大的学习自主权,可利用。“自学报告单”来放手让学生经历自主学习的过程,充分体现“先学后教——顺学而导”的教学思想。交流与汇报中要注意“语言发展”与“思维提升”并重,淡化内容分析,强化语言积累,巧妙渗透提取关键词语的方法,为高年级学会筛选信息做好铺垫。

  三、教学构想

  基于以上理解,整个课堂主要分以下三个教学板块:

  (一)自主学习

  1、出示人物图片:曹冲、司马光、爱迪生引入本课的学习。回顾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爱迪生救妈妈的故事,感受人物的共同点:聪明。而这份聪明源于他们在危急时刻,在困难面前,敢于创新,想别人没想到的,这样往往能打破事情的僵局,让事态有了新的转机。

  2、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完成自学报告单。

  (1)给带线字加拼音。

  召集露出禁不住弯弯曲曲恍然大悟

  (2)摘录词语,完成表格内容,并请根据表格用简练的话语说说讲了一件

  什么事?

  怎样画出骆驼的“多”画师评价

  大徒弟

  二徒弟

  小徒弟

  (3)思考:看了三位徒弟的画,你有话对他们说吗?如果有机会,你会对他们说什么?

  (二)交流点拨

  此份报告单从不同的层面了解学情,帮助学生在夯实语文基本功的同时快速把握课文要点,思维能力得以提升。

  1、第一题是字词练习,主要关注常见的容易读错的字音。如:召(zhào)、曲(qū),与“直”相对。这一环节教师既要揭示正确答案,更要引导学生在夯实语文基本功的同时渗透一种严谨科学的求知态度。

  2、第二题是帮助学生抓重点词快速提炼课文主干,并最后形成课文主要内容,潜移默化地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

  交流时,关于大徒弟,提醒学生关注:细笔、密密麻麻、画满、很小很小;关于二徒弟,提醒学生关注:许许多多、骆驼头;关于小徒弟,提醒学生关注:弯弯曲曲、连绵不断、露出脑袋、半截脖子。

  在交流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词语的选择与填空,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填空的过程中学会抓关键词,初步学会提取关键信息。

  建议教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遵循“扶一放”的教学原则,即先以“大徒弟”为讲评对象,明白选择怎样的词语更合适,然后再放手让学生经历“自我修改—小组交流—全班展示”的学习过程,共同完成表格内容。

  交流完表格之后,请学生试着根据表格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这一环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语言发展,强化学生运用语言的意识,并且在学生讲述的过程中相机渗透“抓住关键信息”是讲述主要内容的一种好方法。对于一些语言发展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按照“起因一经过一结果”的顺序进行讲述,帮助他们更好地从全文的角度把握主要内容。

  3、第三题是引导学生在对课文内容理解的基础上发表自己的看法。貌似简单,实则是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真实看法,并且能把想法清晰准确地表达出来。

  “小骆驼一骆驼头一群山中若隐若现的骆驼”,三位徒弟都在精心构思,也都在竭尽全力去完成画师布置的任务,教师尤其要引导学生抓住“细笔、密密麻麻、画满、很小很小”等词语,设身处地地思考大徒弟和二徒弟也是动了一番脑筋才下笔的,但却输在“大众思维”上。小徒弟真正过人之处在于善于动脑,勤于思考,想到别人没有想到的。

  这一环节,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让他们说出内心真实的想法,然后再请学生结合插图和画师的话思考,感受小徒弟“以少代多”的独特思维,凸显小徒弟的绝妙之处。

  (三)拓展提升

  1、请学生自由交流从这个故事中得到的启示。可以结合开课前提到的几个人物,加深体验和认识:遇到难题,他们都能沉着应对,积极思考,他们都有创新的思维,能想到别人所没有想到的……

  2、让学生回想:自己有想到过别人没想到的事吗?全班交流。这一环节是充分尊重编者的意图,将课文中“小泡泡”的内容进行分享与交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在交流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述,使学生在说话练习中尝试运用学过的语言,学以致用。

  3、拓展《蛙声十里出山泉》《踏花归来马蹄香》的故事,请学生参与其中,打破常规思维,迸发出奇思妙想的火花。建议教师请学生讲述这些故事,将语言发展与思维训练同步进行。

说课稿 篇2

  大家好,我是X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流程等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过渡句:备好教材是上好一节课的基础,那么首先先来说说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的第4节,其主要内容是流体压强与流速之间的关系,是本章的最后一节,学生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液体压强、大气压强等,这些都是流体静止时压强,本节是对于流体流动时的压强进行研究的。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能够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来解决,学好了本节课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提高将理论应用于实际的能力。

  二、说学情

  (过渡句:新课改理念要求我们要“以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那么在上一堂课之前分析学情是必不可少的。)

  在本节课,学生对于物理学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且本节内容较为简单,学生能够轻松掌握,但是,学生在此时根据生活经验会产生一定思维定势,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将会多采用实验、视频等直观的方式,让学生真正理解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三、说教学目标

  (过渡句:根据新课标的理念,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流体的概念;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并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

  经历在生活中现象应用新知,提高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生活与物理之间的紧密联系,获得对科学的热爱、亲近感。

  四、说教学重难点

  (过渡句:教学目标确定之后,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就随之确定了)

  【重点】

  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之间关系。

  【难点】

  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之间关系解释生活中常见现象。

  五、说教法学法

  (过渡句:教育家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为了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法、多媒体演示法、谈话法等。

  六、说教学过程

  (过渡句:接下来谈谈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本次说课的核心环节,为了简明扼要地将我的教学过程叙述清楚,我将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环节一:导入

  (过渡句:首先是导入新课)

  上课伊始,我会为同学们诵读诗句: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让同学们解释这两句诗词的大意,并让学生尝试解释茅草被卷走的原因,学生根据之前的知识经验并不能够完全解释,由此引入本节课题。

  【设计意图:这样的导入让我的物理课堂生动起来,让一成不变的物理课堂融入了一些新鲜的文学元素,出乎学生的意料,激发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学习的一把金钥匙,由此也可以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环节二:新课讲授

  (过渡句:接着是新课讲授环节)

  本环节的内容我将其分成三个部分:

  首先是流体的概念,我会让学生复习一下前几节课学习的内容,如大气压强、液体压强等,并且让学生明确流体的概念,接着在多媒体上呈现本节与前几节的知识框架,让学生清楚本节与前几节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设计意图】: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利用以前所学知识建立流体的概念,多媒体呈现的知识结构图能够在学生脑中形成知识网络,有利于今后的复习。

  接着是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在液体方面,我会利用课前准备好的实验器材,模拟海洋中小船相撞的过程,并提示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同学比较船的两侧水流速度,同学们此时会明显看到两船靠近,最后结合实验现象,由我和学生共同总结出两船相撞的原因是中间水流速度大压强小,内外产生压强差。

  【设计意图】:用直观的实验现象先让学生初步感知,再结合实验的过程让学生抽离出物理规律,在提高学生逻辑思维的同时,也让学生体会物理来源于生活。

  在气体方面,所以在此时我会出示传感器,保证通过管子气体总量相同时,比较细管和粗管流速大小,进而在计算机上分别读出压强值,进一步验证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接着由学生解释导入时提出问题,茅草被卷走的原因,教师总结。

  【设计意图】:在液体方面学生已经有了知识基础,此时让学生通过传感器读出压强值,使刚才的理论推导更有信服力,进一步培养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最后是飞机的升力。

  在课前我会给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分发做好的机翼模型,此时让学生们向机翼吹气,观察机翼的运动状态,学生试验后,小组讨论机翼向上运动的原因,教师总结飞机产生升力原理。

  【设计意图】:这样的小实验既复习了刚才所学知识,又让学生意识到物理应用于社会的理念。

  环节三:巩固提高

  (过渡句:接着是巩固提高环节,为了让学生熟练并灵活运用掌握本节知识。)

  在此时我会让学生观察地铁安全线与火车安全线,小组间合作交流,讨论其中原理。

  环节四:小结作业

  (过渡句:最后就是小结作业环节了)

  我会让学生自己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作业我会让学生自己观察生活中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其他应用。

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教材简析:

  《刻舟求剑》是小语第四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讲读课文。讲的是一个坐船过江的人不小心把宝剑掉进江中,他在船舷上刻记号,准备等船靠岸后,从刻着记号的地方跳下去捞宝剑。这个成语故事讽刺了那种办事愚蠢、不知事物会变化的人。

  本课与讲读课文《称象》、阅读课文《黄鹂和山雀》构成一个单元,都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阐明了只有用科学的观察思考方法,才能解决问题的道理。本课短小精炼,文字生动浅显,以对话为主,符合低年级儿童认知水平,是一篇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并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启蒙教育的好教材。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教学目标:

  根据文章的特点及教学大纲对低年级语文教学的要求,我拟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有三个:

  ①学会本课8个生字及一不小心、船舷、催、不慌不忙、刻舟求剑等词。

  ②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刻舟求不到剑的道理,明白必须根据情况的变化去处理事情。

  ③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全文。

  以上教学目标的制定具体可操作,力求体现讲练结合、文道结合,突出词句训练和朗读训练。

  2.教学重点:

  运用多种方法准确理解词句,从而理解课文内容,并进行朗读训练。这也是整个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训练项目。

  3.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的最后一段话,明白那个人的想法错在哪里。这实际上是一个想象推理思维的过程,从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来看比较抽象。

  二、说教法

  1.根据本课拟定的词句训练和朗读训练的教学重点,采用品词品读法,引导学生感知理解词语,品味词语的准确、生动,并通过反复的朗读训练,积累好词,培养语感。

  2.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和学生想象思维活跃的学习心理,采用了想象描述法,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创设情境、想象情境,让学生披文入境,品词品读,并进行说话训练。

  3.针对本课教学难点,以直观教学法辅助教学,利用贴图动程演示,调动学生学习和思维的兴趣,化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突破难点。

  三、说学法

  教学本课,通过完成教学目标,着重教给学生①多种理解词语的方法。如换词理解法、朗读体会法、省词比较法、看图感知法、联系上下文理解法,使学生学以致用,不断提高阅读能力。②形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学习朗读技巧,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语感,突出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点。③学习预习和质疑,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自学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本课教学分两课时完成。下面具体说说第一课时教学程序:

  一、带入情境,揭题初读。

  1.开课伊始,进行成语接龙比赛,这种竞赛式的前提测评手段在最快时间内调动起学生学习的情绪,复习了旧知,找到了与新知的结合点,同时也是积累词语的过程。

  2.板书课题,书写生字,使生字的教学化整为零,符合九义教材在语言环境中分散识字的特点。

  3.初读课文,贴图现境,让学生看图入境,弄懂成语字面上的意思,然后引导学生在认真读书的基础上质疑,并通过互相讨论得以理解,部分仍有不理解的问题向老师提出来,在教学过程中相机插入理解。这样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以学定教,能使教学目标的认定具体、准确,具有针对性,又能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得以充分交流,体现了教师在教学中于学生愤徘时点拨引导的作用,把教师的角色定位于学生学习的扶助者。

  二、创设情境,品词析句。

  这一层次是教学的导学达标环节,主要运用图画再现、生活展现、表演体会、语言描述等方法创设情境,让学生理解品味想象说话朗读体会,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如:教学第一自然段,紧扣一不小心一词,让学生想象描述那人是怎样把宝剑掉进江里的。第二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教学中,运用省读比较法体会一点儿在句子中所起的强调作用,船舷所指位置的准确,并通过催一词的品味,体会词语的妙用。在潜移默化的学习中,让学生学到理解词语的多种方法,并进行朗读的训练。

  第四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和难点。在细读课文的基础上通过直观动程演示,学生便能清楚地看到了文中两个这儿所指的实际位置分别是江中和岸边。理解了句子,就明白了那人的想法错在哪里,教学难点得以顺利突破。并通过学生的正确操作及解说进行达标测试。

  三、想象情境,领悟寓意:

  想象情境,续说故事的结尾,并且结合小学生好帮助人的心理特点,设计了教育开导的说话环节。这样,不仅理解了课文,还扩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而且把思想教育有机地融入语言文字训练中,避免了生硬说教,使学生自然生动地达到课文的情感目标。

  总结课文时,启发学生说说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类似刻舟求剑的错误想法和做法,既促使学生知识和认识能力的迁移,又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第二课时内容:继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并在理解的基础上理清文章条理,利用副板书(掉刻催说)进行背诵训练。最后巩固生词、生字,记忆生字字形,并完成课堂练习。

  本课采用动态图文式板书设计〈见教学步骤〉,展现了教学难点突破的过程,并力求文字精炼简洁,画面精美、富有吸引力,符合低年级儿童认知特点。

  评析(柳州市教科所唐丽)

  莫雪莲老师的《刻舟求剑》一课教案设计,较好地体现了目标教学的主体意识和训练反馈矫正意识,体现了正确的语文教学思想,不乏一节成功的教学设计。具体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开课伊始,把竞赛引入课堂,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初读课文之后,展示大幅贴图,把学生带入课文的特定情境,接着让孩子们自读质疑,在兴趣盎然之中开始了学习。在实施教学中,教师随机进行动程演示,并配以简洁的图文式板书,使学生饶有兴趣地理解了课文的重难点。课末,学生的注意趋于分散,此时再设计看图续编故事结尾和表演说话的环节,又一次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孩子们自始至终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二、质疑问难,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读讲之前,莫老师让学生自读质疑、小组讨论、互助解答,促使学生认真读书,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并在小组讨论中发表独立的、富有创造性的见解,生生之间得以充分交流。学生们仍有不理解的地方,就向老师提问,在教学过程中相机插入解决。这样以学定教,是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参与的最有力的证明、课末的续说故事、表演劝说既拓展了语言训练的面,加大了思维训练的力度,又使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自然渗透。

  三、多读少讲,精心组织学生导读达标

  在教学中,莫老师把朗读训练贯穿始终。初读达到正确流利,精读着眼品析体会,熟读力求感情到位。在重点词句处则细细品读,并教给朗读技巧,乃至最后达到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样使得满堂灌化为学生大面积的、扎扎实实的读书活动。

  在充分读好书的基础上,莫老师还精心设计词句训练,教法求新求活,展示了感知理解品味赏析积累运用的语言训练达标规程。如教学第一自然段紧扣一不小心,先换词理解词意,然后想象说话扩展思维,训练语言表达,深化理解。教学第二自然段通过听、划、读、想、说,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品味一点儿和船舷等词的生动和准确。教学第三自然段则通过句式说话,进行理解句子的反馈检测,然后以读代讲,体会反问句所表达的强烈感情,培养语感。第四自然段教学,则在贴图上进行动程演示,化静为动,让学生把抽象的推理思维过程化为形象的直观判断思维过程,从而顺利地突破了难点。最后的续编故事结尾和劝导说话设计,则把思想教育有机地融入语言文字训练中。

  莫老师作为市学科带头人,具备了较为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曾多次在省内外教学比赛中获奖。她肯钻研,勤探索,求创新,正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说课稿 篇4

  1.说教材

  《上超市》这篇课文写了一个小朋友,为了迎接外公、外婆来家做客,跟着妈妈上超市选购物品的情景。课文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感到超市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和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课文语言浅显易懂,其中两句感叹句,充满生活气息,在不经意间,培养学生尊敬老人的美德。课文中要求学生识记的6个生字是和我们的生活联系比较密切的,无论从读音还是字形来说,学生都是比较容易掌握的。学习这样的课文,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周围的世界,培养美好的情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说学情

  在与我班学生一个多星期的共同学习与生活中,我了解到班中几乎一半以上的学生在学前已经有了一定的识字量的积累,部分学生的识字面甚至更广,更丰富。所以,在本课中要求会认的六个生字,学生们几乎人人都认识。同时,由于课文所描写的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场景,语言通俗易懂,琅琅上口,因此绝大部分学生能很快地理解课文内容。但是,要读准字音,知道笔顺、笔画的名称,甚至写生字,这就是绝大部分学生在此之前未曾尝试过的了。根据学生已有的学习能力和发展需要,结合学生年龄特点,教师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结合游戏、模拟超市等活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进行教学。

  3、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阶段目标的要求,依据学生学习实际情况,我制定了四个教学目标(具体见教学设计1)。识字教学是一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首要任务,也是本堂课的学习重点。“超、市、和、今、鱼、虾”这六个字,虽然很多学生在学前已经与它们“相识”了,但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目的在于,不仅帮助学生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掌握记忆字形的科学办法,还能够在语言环境中巩固认识。在书写方面,根据学生生理、年龄的特点,不作过高要求。认识基本笔画“横折钩”,会描写“市、今”二字,目的在于巩固已经学过的基本笔画,熟记笔顺规则。在课文朗读方面,要求学生能够字字过目地读课文。培养学生独立朗读课文的习惯。由于学生刚入学不久,朗读能力各有不同。所以,在制定目标时,这“独立或半独立”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而言的。相信暂时朗读能力较弱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也能有所进步的。识字拓展活动是对课堂教学的`延伸,既扩大学生的识字量,也是想通过活动再一次让学生体会超市和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以及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极大便利。

  4.说教法

  识字教学中,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大胆放手,让识字能力较强,有一定拼音基础的学生领读、示范,教师适时点拨、正音。例如,“超市”这两个字在读的时候要把舌头翘起来,这也是有意识地对拼音教学所做的铺垫。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经验来帮助记忆字形。例如,看看鱼的样子,记记“鱼”的字形。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及时引导:根据物体的样子而创造出来的字,叫作“象形字”。记住字形的方法有很多,只要是能够帮助学生记忆的,合理的方法,就都是好办法,教师不强求一致,这也是对学生个性学习的尊重和肯定。但适当地加以归纳、引导,能帮助学生掌握一些识字的规律。拓展识字活动是以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主旨的。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并以此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识字,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对于学生来说,认识笔画、知道笔顺和描写生字是难点,很多学生还从未接触过。所以,教学重在教师的指导。反复地板演、说笔顺、书空以致到最后的描写,教师不仅要示范,还要在学生练习时仔细巡视,指导到位。

  在指导朗读方面,教师不宜操之过急,拔高要求,应该视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不同的要求。对语感较强,在教师指导下,进步较快的学生要积极表扬,热情鼓励,增强其学习的信心,同时创造机会,让他领读,既带动了其他学生,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对于暂时落后的学生可以暂时降低要求,通过不断耐心的指导和鼓励,一定会使他逐步摆脱“半独立”状态,走向“独立”的。

  5说学法

  “教是为了不教。”这句话意在告诉我们每一位教师,要懂得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独立思考的习惯。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是至关重要。例如,当有学生表示这个字在学前就已经认识的时候,教师就应及时引导,了解他是怎么认识这个字的,有没有记住这个字的好方法。这样,就在无意中,告诉学生,生活中处处可以学到知识,然后还可以用自己已经学到的知识来帮助自己学会更多的知识。母语是习得的,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获得的知识会比课堂中学会的本领多得多。

  6、说实施

  整堂课的教学分为四大板块。由学生实际生活引出课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生对于超市有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入第二板块的学习:整体感知课文,并学习生字词。在生字的教学上,大胆开发学生的已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在语言环境中巩固,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在识字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字字过目的朗读课文,教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应有不同,做到心中有数,积极鼓励学生独立朗读课文。低年级学生的暂时记忆是比较强的,但记忆的持久性较弱,所以加强复习、巩固是非常重要的。经过大半节课的教学,学生已较容易出现疲倦状态,所以,教师采用游戏的方式进行复习巩固,让学生在愉快中继续学习。最后的拓展识字活动,更是让学生在活动中扩大识字量,让学有余力的学生的学习能力再一次得到提高,以此推动其他学生共同进步。

说课稿 篇5

  曲靖市麒麟区东山镇恩洪小学 张黄琼

  《小草之歌》这篇课文是小学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的一篇精读课文。这个单元要训练的重点是:学生能抓住重点语句深入理解,体会他们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人物的崇高品质。受到“爱”的教育与启迪,培养自己的爱心。教学时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阅读,积极思考,主动积累语言。

  《小草之歌》中的之跟“的”的意思一样,即小草的歌。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抓住小草的特点,赞美了小草的奉献精神。

  我在教学中要完成的教学目标有(一)指导学生正确流利的、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小结。(二)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草的无私奉献精神,感受诗歌的语言美、韵律美。(三)要训练学生会认的字七个,会写的字十个,要求掌握的词语有九个。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草无私奉献精神,感受诗歌的语言美、韵律美。

  教学准备:字词卡片、小草图片等

  教学时间:2课时

  这篇课文在第一课时中,学生学生字。我采用的是查读法p画读法等适合学生的一些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在指导学生正确流利的、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时我应用了讲读发和谈话法。应用情景再现法把小草的图片重现给学生,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习兴趣。在最后我出示小草的图片,请同学添上赞美的话,就是要训练学生用规范的语言p积累语言。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例如:题目中的“之”当什么讲?题目串起来怎么讲?从而引出:小草的歌。“谁为小草歌唱?歌唱些什么?”引出学生进一步的思考,引出下文。自读诗歌,画出新词,并把带新词的语句读一读。每节课中我都让出时间,空间给学生自学,在自学的过程中训练他们,让他们发现问题并能把问题解决掉,达成目标。这是最好的教学效果。我和学生一起合作学习,有利我发现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有利益个别指导,帮助后进生。同时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因为这是一篇现代诗,诗歌的特点是想象丰富p形象感强,文字优美p意境深远,富有音乐性和节奏感。我抓住诗歌的特点进行教学。(1)我帮助学生疏通文字后,让学生初读课文,了解诗歌的结构层次。理解诗歌的层次并不是让学生归纳每节诗的意思,而是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表达顺序。(2)理解领悟诗歌的含义时,我带领学生充分阅读课文,让学

  生了解课文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把小草当作人,让小草进行自述,显得亲切p生动p易懂。我引导学生说诗歌是从那几方面赞美小草的,体会小草为什么会有这种自豪的感情。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小草对人类的贡献。(3)我和学生一起读诗歌,读出韵味,读出节奏,读出小草的无限深情,表达出对小草的赞美之情。

  课后练习:

  1、抄写生字,把学会的新词放入“词语花篮”。

  2、继续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小节。

  3、把课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抄在《我的采集本》上。

  4、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小节。

  5、整理《我的采集本》和“词语花篮”,继续丰富内容。

  6、练习朗读、背诵P92《爱的奉献》(“语文百花园五”中的“积少成多”内容),进一步体会诗歌的语言美、韵律美。[如果课堂上有时间,可先引导学生读读]。课后练习我每节课后安排了三个练习题。每个题的题量很小,可以做到练习的精,样式多,学生不会觉得枯燥无味。

  我每完成一个大目标,我都要小结,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总结,也是对自己教学效果的总结。在这一过程中,我和学生学到的知识都得到了及时的反馈。

  我认真的板书:

  小草之歌

  第一部分:小草对大自然奉献多,索取少。

  第二部分:小草对环境保护有很大的贡献。

  第三部分:小草生命力顽强。

  我会以新的理念、积极的心态,不断学习的思想去迎和我的学生,也希望各位老师给我提出宝贵的意见。

【实用的说课稿范文集合五篇】相关文章:

1.实用的说课稿范文集合6篇

2.实用的说课稿范文集合7篇

3.实用的说课稿范文集合5篇

4.实用的说课稿范文集合八篇

5.【实用】说课稿集合6篇

6.【实用】说课稿集合8篇

7.实用的说课稿模板集合九篇

8.实用的说课稿范文10篇

上一篇:说课稿 下一篇:小学语文说课稿